第78章 人才市场
作者:何枝      更新:2023-07-23 13:44      字数:3587
  1996年1月, 华夏政府颁布了一个名为《不包分配暂行办法》的文件,这意味着以后的高等院校毕业生需要自行解决工作岗位。

  当然,真正大规模实施还是98年的事情, 现在蓉城的人才市场才还处于新生阶段而已。

  赵安在这个暑假里需要做的事情,他一个人可做不完。而且之后前往大学读书,他也不可能事事亲为, 招揽人才已经势在必行。

  蓉城,人才市场。

  今天是七月最大的一次人才招聘了,不过今年本科生、师范生大部分还由学校、政府分配工作, 来人才市场的大部分是专科生。

  可别小瞧专科生, 现在华夏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实行扩招,专科生也不是那么容易考取。

  人才市场为每一个来前来招聘的单位准备了单独的招聘台和kt板,上面印着招聘单位的名字。

  而此时的赵安就坐在一块印有“红秀食品有限公司”的kt版下。面前应聘者来来往往, 但几乎没有人在赵安面前停留。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赵安虽然个头很高,但是皮肤暴露了他的年龄。很少有人会相信一个不到20岁的招聘官,哪怕这名招聘官看起来再沉稳。

  赵安也不急,他现在抱着的是宁缺毋滥的态度。直接根据招聘者年纪就放弃机会的应聘者,也不是他的目标。

  之前有好几名来咨询的应聘者, 赵安都不是特别满意。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工作能够尽快上手的助手, 而是不是对于市场什么都不了解的菜鸟。

  暑假只有不到两个月的世界, 他想在去上大学前,尽可能先把生意大概的框架铺开,抢占先机。

  此时, 人才市场内一名男子一个个招聘台挨着咨询,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终于走到了赵安的面前。

  看见如此冷清的找平台,男子面色未改,直接大方地在赵安面做了下来,然后问道:

  “您好,我叫王泽刚,我能咨询下贵公司招聘什么岗位的员工吗?”

  “你可以先看看。”

  赵安直接拿出一早就打印好的资料递给对方,上面明确地罗列赵安所需要招聘的岗位、要求,不过薪酬一栏无一例外,写了面谈两个字。

  接过资料后,王泽刚立刻开始,他的表情认真了不少。

  这年头能这样打印招聘资料的单位可不多,他刚才在人才市场里逛了这么久,大多单位直接用纸板写了招聘岗位,然后标了工资。而且红叶食品,他总觉得自己在哪里听过。

  “这是我的简历,请你过目。能麻烦为我详细介绍下红叶食品的情况以及市场工作的内容吗?还有工作地点方面的问题。”

  刚才走过十多个招聘台,王泽刚都没有拿出自己的简历,这还是他第一家如此重视的公司。

  简历上赫然写着:王泽刚,毕业于巴蜀大学,法律专业。

  这下轮到赵安惊讶了,因为他知道这所大学是sc省内为数不多的重点大学,

  按理现在说从巴蜀大学出来的毕业生,学校会包分配,各种大型企业也会抢着要,没必要来人才市场找工作。

  想到这里,赵安难免多了丝疑虑说道:

  “巴蜀大学的高材生怎么会想着来人才市场工作呢?”

  听到赵安的问题,王泽刚笑着从随身携带的书包里拿出了巴蜀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解释道:

  “我们学校分配的工作绝大部分是国企、政府部门或者律所。不过现在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不想错过这个浪潮。”

  王泽刚说这话的时候,带着一丝傲气,自认对于未来市场有独到的认识。作为这个年代从巴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他的确担得起天之骄子这个词。

  决定自己找工作也是他反复思考过后的结果,他相信自己的简历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赵安也有些心动,学习能力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学习能力绝对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对方才表现出来的社交能力也不错,没有因为自己的学历而狂妄自大。

  当然赵安同样也有所犹豫,毕竟金融专业和他最急切需要的市场人才可不一样。所以赵安便开始给王泽刚详细介绍岗位的情况和需求。

  “原来红秀食品就是鸡茸辣椒酱、叶氏秘卤还有卷饼天下那家公司啊。所以你是在为红秀食品公司招人是吧?”

  听到红秀食品的情况后,王泽刚脸上也多了几分期待。

  红秀食品公司的产业在蓉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但是红秀食品公司本身的名字反而没有流传的那么广。

  如果能够加入这几年发展风头最盛的红秀食品,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然而赵安却开口打断道:

  “我虽然也有红秀食品的股份,但是这次招聘人才我是为了我自己招聘。前两年合同的甲方是红秀食品,但是两年后我自己成立公司的时候,那就是我自己的公司。”

  作为法律专业的王泽刚有些担心,为什么要让劳务合同这么麻烦,他开口询问道:

  “不能直接与你的公司签订合同吗?”

  “我现在才十六岁,虽然有办法开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证明,但是想要以个人名义开办公司还是很麻烦。而且现在蓉城给了红秀食品不少优惠政策,借用红秀食品也有利于前期业务市场的开拓。”

  赵安并没有隐藏自己的年龄与其中的真实原因,他现在需要招募的人才是能够陪他度过最困难创业期的伙伴。

  他的年龄、创业的目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对方都会知道。现在隐瞒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把事情先说清楚。

  听到这里的时候,王泽刚都想直接起身离开了。作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他很清楚赵赵安说的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眼前的男子,不对,男孩竟然只有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男孩想创业,在人才市场招人,而自己居然坐在这里和对方谈了这么久。

  但是王泽刚还是强忍住了心中的怀疑,因为刚才他在和赵安的交流中,确认赵安没有少年的焦躁与自大,对于红秀食品的介绍更是有条不紊。

  于是王泽刚开口问道:、

  “不知道能否为我介绍下市场方面的工作到底需要做些什么,然后你以后想创立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呢?”

  赵安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了许多,刚才好几个面试者知道他才十六岁的时候,就立刻找理由离开了,王泽刚的接受能力要强很多啊。

  “我以后的公司主要还是食品行业方面,主要是食材工银、食品加工、餐饮服务三大部分。而市场专员目前的工作比较复杂,从店铺创立到运营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参与。但是你放心,我可不是想招募打杂工,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未来的岗位分工肯定会细化,但时候可以根据你的意愿和能力再进行划分。”

  “那你在备注一栏说可能要长期出差是什么情况?”

  备注一栏写着:工作可能需要长期出差,工作地点变化较大。

  “你也知道叶氏秘卤和卷饼天下,都是典型的连锁店。而连锁店就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一城一省,以后可能会需要你去不同的地方开设连锁店。”

  “那你这么说,我还是在从事叶氏秘卤、卷饼天下的相关工作,那我不是在给红秀食品工作吗?”

  “前期你可能会做一些相关的工作,但是未来你的工作内容还是由我决定。红秀食品是我母亲的公司,我可不想这么早就继承公司。”

  当然赵安还有些话没有说出来,如果一直以红秀公司的名义创业、经营,必然会和自己的母亲之间相互影响、牵制。

  赵安并不希望发生这的事情,所以创办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司是必然的事。

  “那可以冒昧问一下你接下来的项目项目吗?”

  王泽刚还是会担心赵安的能力,毕竟如他所言,以他的学历什么公司去不了呢?何必把自己的时间、精力花费在一个还没有成立的公司上?

  “这可不行,这还属于商业机密呢,如果你和我签订劳务合同以及保密协议的话,我会告诉你的。”

  赵安的确很需要王泽刚,虽然他学的不是市场、金融专业,但是法律专业的他对于公司、市场起码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很多专科学生都不具备的优势。

  想了想赵安又说了一句:

  “卷饼天下就是我的构想,从设计到经营我都有参与,这是为什么我不满十六岁就让我母亲给我红秀食品股份的原因。如果你点头的话,我立刻就可以和你签订合同。”

  王泽刚再次因为赵安的话而露出震惊的表情,他知道卷饼天下已经开业一年多了。

  如果赵安说的话是真的,那赵安当初规划卷饼天下的时候,不过十四五岁。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才?

  “那麻烦老板把合同给我吧,还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老板。”

  “赵安。”

  赵安从随身携带的口袋中取出合同,然后和王泽刚商量工资的事情。

  毕竟这是赵安目前为止最满意的员工,在工资方面赵安没有任何的苛待,开出了一个高于平均大学毕业生的基本工资,同时许诺下了奖金与分红。

  接过合同仔细,王泽刚发现合同条款相当完善,连年假、奖金、工伤、福利等事项都全部注明,很明显这是聘请专业律师拟定的合同。

  王泽刚最后的疑虑也打消,直接说道:

  “那赵老板我们就直接签合同吧。”

  赵安并没有谦虚地纠正王泽刚的称呼,他年纪比王泽刚小,他需要这样的称呼来确定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后工作的时候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他也为王泽刚的人情世故满意。直接上来叫他本名的员工,他可不会要。

  “那就欢迎王泽刚先生加入红叶食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