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丰沛      更新:2023-07-24 09:43      字数:3717
  褚太后看着皇帝冷淡的面色,惊愕之后,心神恍惚,她只是稍稍斥责薛贵妃,皇帝立即传这道谕,这不仅是护着薛贵妃,这更是打她的脸。

  皇帝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三岁入东宫,那时先帝身子骨已经开始衰败,东宫官属,上至太子太傅,下至詹事府诸官,俱是从朝中精挑细选的才德俱备的臣子,以辅导、教谕太子。

  自小在重臣的谆谆教谕中长大的皇帝,纵然骨子里流着他们李家唯我独尊、凉薄诡谲的帝王血,对她这个一手养育他的母后,就算母子离心,也始终保持着克制宽仁,他从未如此这般丝毫不留情面。

  褚太后心头齐齐涌上怒火和悲伤,她的脾气说不上好,早些年先帝还是亲王时,她为亲王妃,和先帝争执起来,曾抓破先帝的脸。她所有的柔情,没有给先帝,而是给了她养大的皇帝。

  当她第一次抱着那一团小小的襁褓,刚刚出世的孩子皮肤红红皱皱,哇哇的哭,实在说不上好看,她的心却软了。她伸出一根手指,小孩子闭着眼紧紧攥上,当时她非常自信,就算没有十月怀胎,这也是她的儿子。

  原以为这桩借腹生子,不该知道的她已除尽了,没想到还有一条漏网之鱼,更可恨的是皇帝患了怪疾,即便皇帝千防万防,还是走漏了消息。当得知皇帝命不长久,褚太后陷入悲痛之中,昌王李绪那个宫婢生的下贱种子又以皇帝身世相胁,褚太后心神慌乱之下,不得不答应助他。

  先帝膝下也就皇帝和李绪两子,皇帝一旦崩逝,兄终弟及,皇位落在昌王李绪身上。

  褚太后极厌恶李绪,可她又不得不助他。皇帝察觉了,与她母子离心。她悲的是这一切都是命运弄人,皇帝年纪轻轻的为何要生这种病,否则她何至于被李绪要挟?

  深深吸了口气,压下翻涌的悲怒,褚太后告诫自己不能和皇帝硬碰硬,她苦口婆心,“哀家今日来,不是和皇帝争锋的,也非为褚家而来。皇帝你削减彭王等人的食邑,让宗室、勋戚后背生寒,人人自危。诸王养在京城,虽免了镇守地方叛乱之祸,可免不了与朝臣、边将联络交好,拿他们动手,一旦……朝堂就会大乱。”

  皇帝眼神讥诮,“母后以为朕不能掌控朝堂?”

  空气凝固,气氛冷滞,褚太后与皇帝这对母子无声对峙,谁也没有挑破,皇帝的病他们都心知肚明。褚太后的心思昭然若揭,褚家、彭王都是她的心腹,皇帝打压了他们,弄乱了朝堂,将来她的太后之位如何坐稳?

  褚太后率先撑不住转了眼,皇帝对他的病讳莫如深,她不能明说你活着时自然能掌控朝堂,可你病入膏肓,活不久了,就别折腾了。

  皇帝眼里讥诮之色愈深,为了权势,他还活着呢,太后已为将来全心筹谋,这样不堪一击的母子之情,不要也吧。

  “罢了,你是皇帝,哀家劝不住你。”褚太后容色萧索,“哀家希望皇帝你再多想想,不要意气用事。”

  褚太后起身离殿,踏出殿门,一张宜喜宜嗔的芙蓉面映入眼帘。

  “参见太后娘娘。”

  薛贵妃屈膝行礼,身后一排宫女跟着行礼,这些宫女个个手上捧着大木匣,行礼时动作不免有些滑稽。

  褚太后心情不好,不免动怒,“御前礼仪不整,不成体统。”

  “太后娘娘恕罪。”薛妍穗温言软语的求情。

  褚太后瞧着她冷笑,原本对这个薛贵妃,褚太后并不放在心上,即使宜阳在她手里三番两次受苦,于褚太后看来,只是无关紧要的口角争斗。

  谁知小看了她,一个后宫嫔妃,忒能生事,王室勋戚子弟让她治得哭天喊地,朝堂之上也因她风雨欲来,更让褚太后心惊的是冷心冷肺的皇帝一意护着她,瞧那架势分明是动了心。

  一个勾动了君王真心的女人,短短时日惹出这么多事,这个女人再不可小觑,褚太后看着薛贵妃,这个让薛成一家成了笑话的薛家弃子,终于不再是看着一个玩物的漫不经心。

  “恕罪?哀家瞧着你是明知故犯。”

  薛妍穗露出一丝委屈之色,“臣妾不敢,太后娘娘,实在是木匣里的东西不能磕碰,所以宫女们才捧着行礼。”

  为了证明她所言非虚,薛妍穗命令宫女,“来,揭开让太后娘娘看看。”

  宫女们揭开匣盖,里面竟是一匣一匣的泥捏的小人,三五寸高,着衣冠鞋袜,有绫罗锦绣,有布衣草鞋,甚至还有剃发着僧衣的,坐立趴伏,仔细一看,赫然是一出泥捏的小戏。

  “这是什么?”

  皇帝不知何时出了殿,龙袍上绣的五爪金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身姿英挺,肃冷的面容依然如覆了层薄冰,他看着薛妍穗问,眼底的寒意渐渐消融。

  “陛下,”薛妍穗回握住皇帝的手起身,伸手一指,樱唇笑绽,“你瞧这个像谁?”

  皇帝定睛细看,立在正中的泥人,容色灼灼,气势极盛,这捏像之人技艺过人,捏的薛贵妃的小像,一看便知。

  “形神毕肖。”皇帝赞了句,“这是何人所做?”

  薛妍穗微扬下颌,长睫轻颤,噙着抹矜持中透着得意的笑,阳光洒在脸庞肌肤上,像是在发光,皇帝不由笑了。

  “回禀陛下,贵妃娘娘大义灭亲,惩处亲弟,教诲宗室勋臣家的纨绔子弟,京中官宦子弟再不敢随意欺辱百姓。坊间百姓感念贵妃娘娘恩德,慈云寺庙会上有个擅长捏泥人小像的泥人方,将那日娘娘在慈云寺惩处恶弟一幕捏成了泥人小戏,送进了济王府。济王妃又让他捏了娘娘惩处纨绔子割麦子的小戏,然后,送进了宫,献给了娘娘。这也是百姓们的一片心。”张云栋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百姓们太朴实,臣妾不过惩处几个纨绔,就让他们如此感念。”薛妍穗似乎不经意间瞟了眼褚太后,“臣妾听闻今年多雨,京城低洼处不少民房倒塌,臣妾愿出宫分银钱,助贫苦百姓重建房屋。”

  “娘娘真是爱民如子。”张云栋等人一迭声的拍马溜须。

  褚太后气得胸口剧烈起伏,一个后宫嫔妃需要什么爱民如子的名声,这个薛氏怕是听到了她和皇帝的话,故意来气她的。

  “太后娘娘,您怎么了?”杜尚仪扶住身子摇晃的褚太后。

  褚太后双眼怒睁,指着薛妍穗,“你很好。”

  “臣妾多谢太后娘娘夸赞。”薛妍穗像是没听出褚太后的意思一样,笑盈盈的将这句话当做了夸奖。

  褚太后气急而笑,瞥见皇帝装聋作哑,拂袖而去。

  “陛下,太后娘娘怎么气冲冲的走了?”

  皇帝曲指在薛妍穗脑门上轻轻一弹,“明知故问。”

  薛妍穗这场置气虽如孩童玩闹一般,但实实在在的气到了褚太后,皇帝因褚太后而起的一腔郁郁,不知不觉消散了大半。

  “张云栋说的都是真的,这些泥人小戏,确是百姓送到济王府,济王妃送进宫的。臣妾看着特别有意思,急急忙忙的就想献给陛下一道看,哪里想到撞上了太后娘娘。”薛妍穗半真半假,她的确是想献宝,但陛下这几日忙忙碌碌,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间。褚太后突然进宫,她颇为好奇,问了一句。韩道辉忖度着陛下都要带着薛贵妃祭先帝陵了,这些话薛贵妃想知道想来也不必隐瞒,便让在殿外侍候听了一耳朵的宦官一一学舌。

  薛妍穗听完很生气,不仅仅是气褚太后轻蔑她,更气褚太后惹得皇帝心情郁烦,故意让人捧着装有泥人小戏的木匣,和褚太后狭路相逢。

  褚太后说她不配表率万民、母仪天下,她偏要将这一出出寓意丰富的泥人小像让她看,宗室、勋戚骂她,她惩治了纨绔子,百姓们可感激她呢。这万民、天下,可不是宗室勋戚。

  在褚太后眼里,几个小小的百姓算不得什么,不过,皇帝才下了她的脸面,再看到这一出,不生气算她能忍。

  皇帝笑睨着她,将她的泥人小像放入掌心托着,不得不说那朔泥人的匠人技艺高超,不过在慈云寺见了一面,就捏的形神毕肖。薛妍穗看着与她极像的泥人小像落入皇帝掌中,任他抚握,颇觉不自在。

  “这匠人在何处?”皇帝忽然问。

  张云栋见自家娘娘好似在发呆,大着胆子回,“回陛下,在济王府。”

  “召进宫里。”

  皇帝面上冰雪消融,柔和含笑,御前侍奉的宦官都松了口气,多亏了贵妃娘娘,不,过不了多久他们也许就要换个称呼了。

  薛妍穗眼睁睁的看着陛下将她的泥人小像据为己有,拿进了书房,摆在了案头,几次想开口讨要,都湮灭在陛下那不要夺朕心爱之物的眼神里。

  “等匠人进宫,还你一个便是。”皇帝说的云淡风轻,说完拿起了本奏章。

  晚上,薛妍穗洗沐后上了榻,司寝宫女捧了个楠木匣进寝殿,“娘娘,紫宸殿来人奉陛下令送来的。”

  薛妍穗撑坐起身,看这个楠木匣的大小,估计是皇帝还她的泥人小像,那一出泥人小戏可算能完整了。

  “直接放回去吧。”

  “是。”宫女应了声,捧着楠木匣退出去。

  片刻后,薛妍穗听到声惊呼,宫女脚步凌乱的进来,“娘娘,奴婢不敢。”

  薛妍穗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盖得严实的楠木匣,心里突突一跳,接过楠木匣放在纱被上,揭开盖子,有种果然如此的笃定,恍了下神,扑哧笑了。

  匣内安置一条小小长案,着绛纱袍的小人玉立案前,作挥毫泼墨状,皇帝说的还她一个,原来是他的。

  紫宸殿,皇帝再次派出暗卫南下催促太医令秦幕速速回京,若非他身体有恙,怎会让小像陪她入眠。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灵珈诺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灵珈诺 6个;lotus、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眼镜八、小鸟依人 10瓶;文野文也、飞羽、妮妮的老贾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