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前往西北
作者:炼意      更新:2023-07-24 11:27      字数:3255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圣人亲自下旨褒奖一生只为教书育人的夫子。恐怕也是除孔圣人外, 教育界的最高荣誉了。

  其实在后世,这类的奖项要么带着安慰性质,要么就是这个人的成绩实在突出需要这个行业的人都记着他的名字。

  但是在这个时代, 能得到圣人亲自下旨褒奖,并享有冬夏两季的官服冰炭补贴, 这就很值得骄傲了。虽然钱不多,可名气足够弥补了。

  这位老者可能在其他地方不太有名,但在江浙一带,他的名气不小,受此褒奖也算得上名至实归。

  这个消息当天便传了出去, 可谓轰动一时。老夫子回家后, 来他家瞻仰圣人金榜的人简直络绎不绝,不过都不敢踏进内堂,最多就在门口伸个脑袋瞅上一眼,好像这样就能跟亲眼见到圣人了一般。

  且不说这个金榜对老夫子来说到底是多大的安慰,对他的后人又是多大的激励,就说那些原本只以为自己不过是个启蒙童师的夫子们也有了个盼头, 谁不想光宗耀祖呢, 科举出仕的路子不通, 这不又多了条桃李天下的道路么?

  那之后,江浙一带, 连同教育相对广泛一些的鲁地,闽地和甘肃等地方, 蒙童的数量多了不少,秀才们教导学生的时候也认真了很多。以此往后,大宴朝每次科举的参考人数都在逐年上升中。

  并没有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有任何关系的傅子寒也眼红的看着金榜,心里念叨着有生之年一定也要得到一副才不枉活了这辈子。估计这金榜就跟后世的诺贝尔在科研者心中的地位相差无几了。

  也不止傅子寒一个人如此想,好几位这次名次不理想的夫子讲郎们都暗自下了决心,要再接再厉,五年后卷土重来。

  宣布完名次之后,愿意离开的就可以离开了,想要留下跟同行交流的也行。浙水书院提供五天的免费食宿。当然,有钱的愿意在外面住宿的,也没人会拦着你。

  傅子寒想要回去京城,他手上的事情快要告一段落了。这次大比已经让他的心愿满足,从某个方面来说,他也算重振了傅家门楣。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把妻子女儿安置好,然后再独自去往西北。

  四皇子已经离开好几个月,到底情况如何,他这边并没有具体的消息传来,只有圣人那里能得到及时消息,可他又不好意思见天儿的去问圣人现在怎样了,到底人家圣人才是四皇子的亲爹。

  尹珂原本的打算是带着孩子跟傅子寒一起去西北的,但傅子寒阻止了她。

  “静姝要出嫁,家里的事情一大堆,没个女主人在家里怎么可能妥当?再有,三个孩子还小,西北那地儿条件不如京城,你就安安心心的在家里呆着,等我过去之后看看情况,或许过不了一年半载的我就回来了呢?”

  还有个原因傅子寒没说出口。他留下老婆孩子也算是把自己的弱点交给了圣人,不会让人以为他携家带口的跑了。

  “新庄这边离京城和四门更近一些,你就带着孩子住在这里。老宅那边就让老师帮忙找个可靠的人去管,你只负责看看账本就行了。”

  那边本来就是委托出去了的,傅家只等着每年收取分红,最多就是宅子的事情要时常过去看看。这些琐事完全可以托付给管家。她们母女若是有兴致,也可以偶尔去住几天。反正乘船而上,要不了多久就能到。

  “我只是担心夫君你一个人过去,身边没个照顾的,这要是渴了饿了都不知道要找谁。要不,你把宋嬷嬷带过去吧。她懂得多,还能帮上忙,最不济,调.教几个丫头伺候夫君还是可以的。”

  家里的老人现在也不少了,上次送了个医女给柳夫人,家里都还有两位医女外加三位奶娘和一众丫头仆佣,可以说,她们主子才四五人,家里贴身伺候的已经不下二三十人了,还不算看家护院的和洒扫打杂的。另外针线上的人,和浆洗的婆子也不算在里面。

  傅子寒独自去西北那地方,肯定不能带太多的人,护卫加小厮,能有十个人就算不错的。而傅子寒一直不喜欢使唤小姑娘,他潜意识的就想着要避嫌,所以家里他跟立文身边贴身伺候的,都是老婆子或者小男孩,都没有正当年华的女孩子。

  尹珂也知道自己过去除了陪伴并帮不了什么忙,或许还得拖后腿,所以郁闷了一会儿之后,就带着静姝去给傅子寒收拾行囊了。

  在离开之前,傅子寒还得先去工部请辞,而后还要去几位相熟的大人府上辞行,最后他的那些朋友同僚还免不了要喝上两天,等到他真正的起程时,时间都过去四五天了。

  从京城到边关,马车快的都要走上十多天,若是带着女眷,没有半个多一个月,基本别想到达。

  傅子寒轻车简行,跟着一商队过去的,属于自带马车和护卫,托庇于商队,但御敌时,他的护卫也得出份力。

  这些都是惯例了,傅子寒也不会跟人多计较什么。

  原本圣人是不许的,可傅子寒一点不害躁的去求了陈渝。本来陈渝就因为傅子寒和柳夫人的事情,跟皇后之间起了些许罅隙,并且她个人也不太乐意让傅子寒跟柳夫人多有接触,因此也就同意帮他劝说圣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上次被烧了老宅的国丈了。他这脸丢得有点大,还不能有所抱怨,心里说不恨肯定是假话,但是这事儿本来就是他家不占理,所以他就算想要请皇后娘娘出头都不可能。还是渝夫人念着娘娘的面子,私下让傅子寒给了一部分的赔礼,这事儿才算揭过。

  这次出去西北,肯定要跟国丈老家经过,若是他用点什么手段,傅子寒不死也要脱层皮。为了这点,圣人亲自下令,让金羽卫中的两个亲兵护送傅子寒前去,并且其他的护卫也是从退伍的老兵中筛选出来的。

  这个年代退伍之后可就啥都没有了,能给人当护卫,挣一份卖命钱也是种福气。更何况傅子寒的名声很好,反正现在傅家若是说要买人,多的是人家愿意把儿女卖到他家。工作几年,得了薪酬养家糊口不说,平日也不会被主人家肆意打骂出气,若有合适的机会,主人家还给做主婚配,从傅家出嫁的女孩子,每人都能得十两银子的压箱钱,还有一套尹家绣坊出品的嫁衣。

  就是傅家不太喜欢买人,都是走一个补一个,这两三年里,统共也就买了十来个丫头。

  这些退伍的老兵回老家也就是个种地打短工营生,挣的依然是辛苦钱,还不一定能够一家人嚼用。这次给傅子寒当护卫,一入职就每人给了三两银子,让安置家里老小,另外再自己采买些路上要用的东西。另外每个月的月钱也不少,陪着主人家外出,三天以上的还会给一点额外的赏钱,算下来,工作半年足够一家人温饱不愁了。

  若是自己老实勤快,再挣半年的钱加上额外的赏钱,估计能将家里的老房子修葺一下。不用开支这方面的,也能给父母一点孝敬,给妻儿买上些新布做一套新衣服。

  傅子寒很厚道,却也不会做得太过,最多就是一些人背地里叫他败家子,吃软饭的小白脸什么的。表面上看,傅子寒靠的是尹家,但真正跟他熟悉的才知道,暗地里傅家的生意绝对红火得吓人。只是这家伙喜欢闷声发大财,铺子不多,个个都是精品。

  别说其他的,就是四门外的那座茶肆,日进斗金都不算夸张的。还有跟南边童胖子合伙做的生意,熟人都知道他们俩在挣钱,可做的到底是什么,却没一个人清楚。唯二知道的圣人跟文老先生,也绝不可能透露给别人知道。

  他们两位也在其中掺了一股,年底的分红可是足够让荷包鼓囊囊的。

  圣人也喜欢钱啊,他有那么多老婆孩子,总得从自己荷包里掏钱去买点小玩意儿给他们吧。还有他登基时,国库着实不丰,从内库中掏了不少出去贴补,现在也得想办法把掏出去的那部分填补上不是?总不能给下一任国主留下一个空库吧。

  国丈本打算下手给傅子寒一点颜色看看,幸好被皇后提前阻止了,在得知其中两个护卫是圣人的亲卫后,国丈差点没被气得再次吐血。然而他能怎么办?还不是只有忍着!

  傅子寒跟随商队往西北的这一路,看到了很多不同的风光,也刷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早先以为边关这里是荒凉冷寂的,现在才发现,人比京城也少不了哪里去,只不过更多的是南来北往的商贾,还有街上路边随处可见的游侠。

  这边的民风剽悍,一言不合就动手的不少,但是欺行霸市的行为却不多见,可能跟普通人也有几分血性有关。边关的人,不管男女老少,谁不是把脑袋拎在手上过日子的。女人跟小孩子的后腰都揣着东西,铁器匕首什么的不常见,但是这边特制的木剑跟石锥那几乎是人手一把。谁要是敢动手动脚,当心下一刻就让你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