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倾国
作者:璎珞姒玉      更新:2023-07-24 21:29      字数:3940
  735年3月,李沁受玄宗之命,封号文华郡主,被命和亲于吐蕃。

  ——————《剑侠情缘三》

  安泽一觉得,最近他们家真的是每天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昨天,他家大女儿及笄了,成为大姑娘了。

  今天,他一早上醒来看小闺女的时候,听到她声音糯糯的喊他“dada”喊烟“papa”!

  啊!!!闺女叫我了!

  看着穿着小衣服的小闺女爬爬爬的小模样,安泽一露出傻爸爸的表情,只觉得自己一颗心都软化了。

  烟伸出手接住爬过来的小闺女,举起抱在怀里,然后被开心的小闺女涂了一脸的口水。

  怀里的小人柔软脆弱的如同花骨朵一样,似乎是为了爬得再高一点,她把烟的手臂当成了树,像小猴子往上爬一样,小手“啪”的按在他上臂。

  烟的表情瞬间漂移了。

  “怎么了?”看着烟木着一张脸的把小闺女放在床上,安泽一目光有点奇怪。

  “你先等一下。”看着烟把小家伙按在床上,伸出手一副把脉的姿势摸着小闺女的手腕,安泽一更不理解了。闺女身体一直都不错,烟无缘无故,为什么要给闺女把脉?

  “元昭,你之前背的那个《九阴真经》,你还记得不?”

  “记得啊,需要我给你背一遍吗?”

  安泽一看向烟的眼神有点奇怪:“那玩意是我从话(wang)本(luo)看到的,你不是也知道吗?”

  “那个,”烟艰难道:“好像是真的。”

  “啥?”

  安泽一听着烟说着他们家闺女奇经八脉天生畅通无阻,身上更是有一股先天真气按照他不熟悉的经脉路线运转,并且她现在体内的内力可以与修炼十年的人差不多时,直接被震惊得目瞪口呆。

  “她刚刚拍在我胳膊你自己看看。”烟撩开衣袖,然后安泽一看着烟胳膊上小小的,颜色发紫的手掌印,看向小闺女的眼神都变了。

  “我们这养得是金刚芭比吧?”

  习惯安泽一嘴里经常蹦出来自己听不懂的词的烟:“我怀疑不悔练的,就是你在怀她的时候背给她听的《九阴真经》。”

  因为除了《九阴真经》,其他的秘笈都是烟背的。虽然说闺女在她爹肚子里的时候能够听懂学会武功这件事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但是想到出生才几个月的闺女在无人指点教导的情况下有了十年内力,并且这些内力不是来自一个能够突破晋王府所有人靠近闺女粗暴强行给她灌输的,所以,最不可思议最让人无法相信的,就是真相。

  安泽一震惊了。

  在爹胎(安泽一拒绝承认是娘胎)的时期就会修炼内力,爹是穿越爸是重生,闺女你才是这个世界的真·龙傲天吧?

  不过在安泽一开口和烟探讨一下闺女情况的时候,在李倓准备去找安泽一说一下就是这个月姐姐会被圣上赐婚和亲的时候,圣旨来了。

  晋王长女李沁,知书达理,秀外慧中,所以被圣上封为文华郡主,与吐蕃和亲。

  听着圣旨内容,和上辈子一模一样,李倓有一种自己和姐姐还在忠王府,听着皇祖父的圣旨,只觉得自己人生当中唯一一个至亲被残忍带走,自己生命当中唯一的温暖会消失。

  难道,难道即使多了上辈子不存在的七叔,即使姐姐已经成为了晋王长女,也改变不了和亲的命运吗?

  那么,那么姐姐最后的命运……

  这一刻,李倓这一次感觉到上辈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失去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人时的绝望。

  那是无法改变的命运。

  “文华郡主,接旨……”

  李沁刚刚抬起手准备接旨的时候,一只纤细修长的手在她面前,握住了圣旨。

  “晋王殿下这是何意?”来送旨的太监虽然不是高力士,却也是在紫宸殿出来的,太监无根,所以对于脸面很是看重的。

  “刘公公奉命办事,本王是知道公公辛苦的。只是此事关乎我家女儿人生大事,本王这个做父亲的,事先却不知情,这实在是不合适吧。”

  “这是……”

  “本王知道这是父皇决定。”安泽一神情平静,但是这种平静,却是暴风雨之前的前兆:“所以,本王与公公一同入宫。”

  熟悉安泽一的人都知道,其实他很喜欢自称“我”,而当他自称“本王”的时候,不是在外人面前,就是在他心里面憋着一股子火气的时候。

  刘公公也是在紫宸殿的多年的老人,从扫地的小太监熬到现在,也有很多年了。晋王殿下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一点被人吹美貌而戴面具的时候,都是好脾气的人。但是好脾气不代表不会发火。他也见过他发火的时候,面无表情着一张脸,眼神冷得就像雪水洗过的刀,渗骨的寒。同时,他怼人功力无限up up up,而且还不是大吼大叫,声音从容平静得把人说到恨不得羞愤自尽。

  他看向烟:“夫人,我现在进宫,康宁和倓儿,就拜托你了。”

  烟点点头:“你准备怎么做,王爷?”有刘公公这个外人在,烟从来都是唤他“王爷”的。

  “干什么?”安泽一一边换衣服,一边冷冷的道:“搞事啊!”

  “王爷!”冷静啊!现在你就是想宫变夺权也不是这个时候啊!

  “夫人,我很冷静,所以,”安泽一抬起头,任烟帮他整理衣领,在一时的愤怒随着自己换衣服的时候消了消之后,八核大脑运转起来:“那些背后算计我的,我当然要冷静下来,才能让他们没有办法得逞。”

  在去皇宫的路上,冷静下来的安泽一想了想,圈出来几个可能性很大的人。

  首先,今天的旨令,应该是昨天晚上父皇决定的,那么,十有八九,是和后宫的女人有关系。想想自己拒绝她们成为自己女儿的正宾,再想想沁儿笄礼的热闹与盛大,安泽一在心里面冷笑。

  当然,也有可能是吐蕃那边的想法,毕竟谁都知道晋王疼爱孩子,并且晋王王府的生意有很多是沁儿操管的。自己在吐蕃那一带也是有生意的,怕是,在算计沁儿的婚事上,他们也出手了吧。

  不管是单纯的出于见不得他人舒服想让他不高兴的,还是自己兄弟想借后宫娘娘之手怼他的,亦或是吐蕃的使者贿赂后宫的人都无所谓。安泽一想,同时,计划在大脑当中浮现出来。

  “阿泽。”在听到儿子来了的那一瞬间,李隆基算了算时间,觉得安泽一这个时候来,大概是为了和亲之事。

  想到和亲,李隆基有那么一点点的心虚。昨天晚上他和爱妃武氏在一起的时候,武惠妃提到宝贝儿砸过继来的那个女儿已经到了可以成亲许人的年龄,又话里话外让他想起上个月为进一步促进唐蕃关系,自己计划着再行和亲的想法,所以就这么写下了赐婚和亲的旨令。

  完全没有问过阿泽这个做父亲的想法。

  只是和他想象的兴师问罪的不同,他家已经当了父亲却脸蛋更为明艳的儿子像一朵动人的牡丹花(安泽一:什么鬼形容)一样飘来,在紫宸殿就像会发光一样夺走他所有的注意力。安泽一平静(看起来)走了过来,在行礼之后,在李隆基招手让他上去的时候,过去了。

  “父亲。”安泽一走过去,坐在他旁边,喊了一声父亲之后,就没有再说话。

  本来就因为自己没有和儿子提前打招呼而有点心虚的李隆基犹豫一下,觉得儿子大概是不高兴和自己怄气,想了想,刚想开口,就听低着头的安泽一声音低低的道,似乎带着不该出现在他身上的疲倦与沧桑:“父亲,我心里面难受。”

  如果安泽一大吼大叫,李隆基反而会觉得儿子为了一个女儿而跟自己这个父亲离心,甚至敢挑战自己这个做皇帝的权威,从而斥责他御前失礼。

  相反,安泽一这样示弱,李隆基的慈父之心就不断上升,心里面就更愧疚了。

  “阿泽,我知道你疼爱女儿,但是女儿家都是留来留去留成仇,最后还是要嫁人的。”李隆基伸出手,抱着儿子,轻声道。

  “那沁儿和亲的那个人是谁?”安泽一被李隆基抱着,良久,声音低低的道。

  “是吐蕃重臣达扎路恭。”只是重臣,连吐蕃的皇帝皇子都不是,李隆基心里面更心虚了。都不需要安泽一开口,他都可以看到儿子身上的低气压更重了。

  “所以,沁儿嫁过去,是要去吐蕃,而不能留在长安,对不?”如果小伙子不错,沁儿也能留在长安,这个和亲,安泽一捏着鼻子认了也就认了。

  “……”李隆基一声不吭,安静的很。

  这一刻,《哈利波特》里面伏地魔说过的话,现在,也在安泽一心里面响了起来:我在空气当中嗅到了愧疚。

  “父亲,圣旨不可收回吗?”安泽一决定再挣扎一下。

  李隆基依旧没有说话,看向他的眼神里面都带着愧意与难过。

  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安泽一闭了闭眼睛,从李隆基怀里出来,看向李隆基的眼睛里闪过无数情绪,最后,安泽一的眼睛里一片平静。

  “和亲,是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与和平,为了避免两国之间再一次发生战争。不仅仅只是家务之事,更是国之大事。”

  大唐开元年间,唐与吐蕃之间边疆常有纷争,开元十八年,吐蕃与唐连年争战,吐蕃请和,最后经过一番议和,吐蕃取得小勃律,得到了扼守青藏高原西部和西北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

  交通要道,重中之重,尤其小勃律也是西域多个大唐附属国朝贡大唐的必经之路。结果现在倒好,小勃律成了吐蕃的,这些小国转而向吐蕃进贡。唐朝西北的二十余国“皆为吐蕃所制,献贡不通”。

  所以这些年,大唐数次遣将征讨,与吐蕃争战数次。

  “阿泽,你能明白朕的苦,朕很是感动。”李隆基看到儿砸这么有觉悟,感动得很:“你放心,沁儿是朕的孙女,朕自然会厚待。”

  你再怎么厚待又如何?我难不成还差钱不成?安泽一心里面吐槽,面上不显,神色越发诚恳。

  “只是父皇,你真的觉得,和亲,可以解决战乱,真正的带来和平吗?”

  安泽一目光定定的看着李隆基:“和亲,真的是有用吗?”

  “西汉时期,大汉与匈奴和亲,有用吗?该打仗的时候不是依旧发生吗?”

  “我们李唐的女儿何等明媚骄傲,哪一个不是家里的珍宝?将所谓的‘和平’,建立在她们的血泪上,真的有用吗?”

  “你想如何?”李隆基笑容微微收敛,然后就见安泽一缓缓的跪下,认认真真行了一个大礼:“儿臣心有一谋,只愿为我大唐开疆扩土,将吐蕃划入我大唐的疆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