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109、战死
作者:孟冬十五      更新:2023-07-27 00:55      字数:4007
  秦耀押着粮草离开汴京的那天, 是七月初七。

  天空湛蓝如洗, 只淡淡抹着几丝微云, 徐徐秋风撩起郎君们盔上的红缨,也牵动着家人的心。

  宋丹青抚着肚子, 微笑着说:“天公作美, 定能凯旋。”

  秦莞压下眼中的泪, 重重点头。

  定能凯旋。

  之后的两个多月, 镇北将军府闭门谢客, 满府的娘子安安生生地过着日子。

  不管外面有何种流言,秦莞都不听, 不信,只管等着秦耀和梁桢的来信。

  起初两个人皆是每五日来一封,后来变成了十日一封, 再然后是半个月。突然有一天,只有秦耀的信回来, 不见梁桢的。

  秦莞告诉自己,不要胡思乱想,梁桢是主将, 定然会忙。

  就这么一天一天地捱到了九月。

  又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挑担的小贩背着一捆捆茱萸和香囊叫卖, 传令的使官骑着快马穿过御街。

  过了没多久,消息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其一,庆州大捷,梁大将军、苏大将军、秦小侯爷左右夹击, 彻底将夏军驱至长城以北。

  其二,梁桢梁小将军,不幸阵亡。

  ……

  秦莞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一时间什么也看不到了,什么也听不到了,脑子里嗡嗡地响着。

  好一会儿,她才缓了过来,丫鬟们将她团团围住,掐虎口的掐虎口,递帕子的递帕子。

  三个大丫鬟满脸是泪,虽然心里难受极了,然而为了安慰秦莞还是低声说:“姑娘别急,不是、不是大将军。”

  不是大将军……

  是梁桢……

  秦莞的心针扎似的疼,却连放声大哭都不能。

  因为死的不是梁大将军,而是梁桢。

  “不,这不可能!”秦莞突然想到前一世。

  前一世,梁桢活得好好的,还造了个反,活蹦乱跳地带着三十万大军杵在西北,到她死的时候他都没死!

  所以,不可能!

  她活了两辈子,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绝不相信上天会如此苛待于他,生活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却叫她失去了夫君!

  是的,直到这一刻,秦莞才切切实实地明白,梁桢就是她的夫君,从头到尾都是梁桢!

  她,绝不能,失去他!

  秦莞擦干眼泪,冷静地站起来,抬脚就往外走,“把我的马牵来,我要去庆州接他。”

  丫鬟们都吓傻了,

  秦莞边走边说:“我先去,你们收拾好东西随后赶来。天凉了,把将军的厚衣裳找出来,还有伤药,多带些。”

  丫鬟们想拦又不敢,只得哭着劝,就这样走到了二门外。

  秦莞刚要上马,就见梁愉哭着追了上来,“大伯母,你快去看看吧,祖母她……怕是不好了!”

  秦莞脑中又是嗡的一声,好像突然清醒过来。

  丫鬟们在哭,梁愉也在哭。

  伴着这哀哀的哭声,秦莞做着艰难的抉择。

  她看看不远处的大门,只有几步,迈出去就能去接梁桢。再看看来时的路,弯弯绕绕,通向这个家。

  她答应过梁桢,要替他护好这个家。

  她不能让他回来之后看不到祖母。

  倘若、倘若真是棺椁进门,她要提前打点好一切……

  为了他。

  秦莞闭了闭眼,最终松开缰绳,走向荣养斋。

  短短几步路她却走得无比艰难,她握着梁愉的手,握得很紧,她怕自己会忍不住跑向大门。

  荣养斋内一片嘈杂,所有人都慌了。

  梁老夫人原本就病着,这回不知道从哪个下人嘴里听见了梁桢的死讯,登时呕出一大口血,重重地磕在了床角上昏死过去。

  梁情在哭,梁栋在哭,崔氏和姚氏也在哭。

  小四郎坐在门槛上,一张小脸爬满了泪,哭的却是他的大哥哥。

  秦莞忍着不哭,冷静地给他擦干了眼泪,叫丫鬟们带回听松院好好照看。然后又指挥着管事婆子们请大夫,收拾屋子,准备熬药。

  大夫很快就来了,扎了针,不消半刻老夫人就醒了,精神气却没了。

  就像突然干枯的老树一般,失了生机。

  她抓住秦莞的手,颤声问:“桢哥儿……当真没了?”

  “没有的事。”秦莞肯定地说。

  梁老夫人昏黄的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可是她们、她们说……”

  秦莞拍拍她的手,温声道:“婆子们就爱乱嚼舌根,祖母可别轻信了。我大哥哥刚来了信,说夫君和桢哥儿都好,不日便能搬师回朝。”

  就连梁栋都信了,一迭声地问:“大伯母说的可是真的?长兄没事?”

  “没事。”秦莞说,“他的功夫你是知道的,一个打一百个都没问题,人又机灵,定不会干巴巴地去送命。”

  她越说越像那么回事,说到最后连她自己都信了。

  梁老夫人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脸色也好了许多,喝过药便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三个小辈留下来侍疾,秦莞带着崔氏、姚氏去送大夫。

  走到僻静处,大夫摇摇头,说:“老夫人这是老毛病了,这次一下子激了出来,怕是不大好了……早些准备着吧!”

  说完便叹了口气,独自离开了。

  姚氏慌得不行,看看崔氏,又看看秦莞,最后把秦莞当成了主心股,“大嫂,这、这可如何是好?”

  秦莞说:“听大夫的,先提前准备着,就当冲一冲。”

  姚氏连连点头,“寿衣、寿帽、蒙头被这些小件母亲早就找人做好了,眼下只需买口好棺材。”

  秦莞点点头,看向崔氏,“棺材我让葛叔去买,其余的便交给你,母亲的东西搁在哪儿你应该都清楚。”

  崔氏好似还没回过神儿来,只怔怔点头。

  姚氏推了她一把,“二嫂,都这个时候了,那些个小磨小擦的就先放放,这是母亲的大事,你可得好好办,不枉她疼你一场。”

  崔氏红着眼圈,喃喃道:“我知道,我知道……”

  秦莞背过身,强忍着没掉泪。

  ***

  梁桢战死的消息是宋丹青亲口告诉秦莞的。

  宋丹青之所以会告诉她,就是为了提醒她做好准备,梁大将军和秦耀中旬就会回来,一起回来的还有梁桢的棺木。

  秦莞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的。

  白天她要一刻不停地处理家中的大小事宜,晚上又夜夜守在梁老夫人床前,亲事汤药。

  她不敢让自己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她就会疯狂地想梁桢。

  想他在哪里?

  知道回家的路吗?

  会不会饿肚子?

  有没有被凶残的恶鬼欺负?

  ……

  有时候她会控制不住地生出一些可怕的想法,比如,是不是因为她的重生才改变了梁桢的命运?

  如果她死了,梁桢是不是就能活过来?

  秦莞死死撑着,等着见梁桢最后一面。她要把他接回家,亲手为他打点好一切,然后……

  就去陪他。

  奈何桥太长,她不能让他一个人走。

  九月十八,宜破土。

  秦耀和梁大将军回来了,带着五千西北军。儿郎身穿银甲,腰系孝带,抬着一口漆黑的木棺。

  秦莞骑着快马冲出南薰门,远远地看到了马上那个人,古铜色的面庞,留着大胡子,拿着一杆丈八长矛。

  是梁大将军……

  她的梁桢却在那口棺材里……

  秦莞的心一寸寸冻成了冰疙瘩,轻轻一碰,就碎了。

  马上的人也看到了她。他甩了甩马鞭,骏马撒开步子,踢踢踏踏地跑到秦莞跟前。

  秦莞怔怔地看着他,还没来得及惊讶便被拥进一个熟悉的怀抱。

  秦莞使劲仰起脖子,想要看清她的脸。

  郎君轻声一叹,秦莞的心就那样清泠泠地活了过来。

  这是梁桢!

  是她的梁桢!

  她的梁桢没有死!

  只是扮成了梁大将军的模样!

  秦莞想笑,却只发出一个气音,剩下的是压抑许久的呜咽。

  她终于可以哭了……

  因为有人帮她擦眼泪了。

  她不用故作坚强了……

  因为她的夫君回来了。

  秦莞泪眼朦胧地看向那口黑棺,梁桢神色一黯,低声道:“回去再说。”

  秦莞点点头,就这样和梁桢共乘一骑,一路回了家。

  没有太多时间留给他们温存,梁桢刚一进府衣裳都没换就去了荣养斋。

  老夫人早就不行了,如今只是用药吊着一口气,就等着儿孙归来。

  梁桢把梁桦也带回来了,是在乞丐堆里找到他。

  大敌当前梁桦却弃城而逃,往轻了说是杀头之罪,往重了判诛三族也有可能。为了不让他带累整个梁家,梁桢帮他想了个好借口。

  不是弃城而逃,而是诱敌之策。

  官家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然而梁桦是他亲下了旨意送去西北的,考虑到自己的面子和梁家的战功,官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梁老夫人一手抓着梁桢一手抓着梁桦,嘴里喃喃念着:“桢哥儿呢?我的桢哥儿呢?”

  所有人都扎着脑袋,不敢吭声,更不敢哭。

  秦莞把黑子扯进门,推到床前,“桢哥儿在这,晒黑了,没脸见母亲呢!”

  黑子今日没有易容,是他自己的模样。好在他和梁桢身形相仿,五官也有几分相似。

  老夫人病得厉害,其实已经看不太清了,轻易便信了秦莞的话,“好,平安回来就好……”

  她眯着眼把床前的人看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梁大将军”身上。

  “我这辈子吃过苦,也享过福。原以为会当一辈子女山匪,谁承想竟进了这府门成了贵夫人?”

  “我总共生了五个儿子,四个都留在了战场上,如今好歹保住了你,我可以安心地去见你父亲了……”

  说完,最后看了一眼儿孙们,这才缓缓地阖上了眼。

  梁老夫人是笑着离开的。

  作者有话要说: 哎……说个事儿吧!

  还有三章正文一章番外就彻底完结了。【明天不更,后天再更】就不请假了哈!

  如果有想看的番外宝宝们可以留言哦!

  ————

  接档文有两本(戳专栏可收藏哦):

  1.《被皇帝逼着做太后的日子》(打脸+甜宠,夫妻同心治国安.邦的故事,年后开)

  2.《抑郁着,快乐着》(现言,温馨治愈系,全文存稿,预收够了就开。)

  第一本是作者菌重点更的,没有意外的话明年会陪伴大家整个春天。

  重点说一下第二本吧,这本书对作者菌来说有特殊的意义,正文只有20万字,全文存稿,希望感兴趣的宝宝可以收藏一下,预收够了就开,因为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没有预收连上榜单的机会都没有)。

  感谢陪伴,鞠个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