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春日
作者:则美      更新:2023-07-28 08:10      字数:11789
  第2天王熙凤就派人出去请大夫。大夫请过来搭上脉——月经不调。

  大夫把小手枕收起来, “这位奶奶是累得狠了,要好好歇息, 养上一段时间才好。”

  贾琏把大夫送出去, 连家都没回,出去闲逛去了。

  王熙凤气了一个倒仰, 心里面把贾琏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就听见外边有人回报, 说太太那边挣扎的起来, 命人收拾园子里面的东西。

  又有人回报说,省亲当天晚上粘在树上的那些花呀朵呀什么的被奴才们瓜分干净, 烧剩下的蜡烛也被人拿回家去了。更别提其他的零零碎碎……下面的人都称赞太太慈祥, 比二奶奶那个母夜叉做事更体面, 这才是大家族出来的人物不是那些斤斤计较的。

  王熙凤在家里面气的把人骂了一顿,一面恨贾琏无情无义, 一面恨王夫人不要脸皮,一面恨觉得自己就是和棒槌。最后也只得躺在家里面细心调养。

  宫妃回来之后少不了要向太上皇和两宫太后说说各家园子的布局规格。

  荣国府的大观园因为富丽堂皇在这一些园子里面独占鳌头。

  太上皇听了之后,遥想那个园子的景色称赞了又称赞, 因为还没有出了正月,太上皇还带着他后宫的嫔妃们在皇宫里呆着,皇帝还没有开口赶人, 所以太上皇萌生了一个念头直接把琳琳喊了过去。

  “我听了贵妃的话, 听说他们家那个园子假山建的不错, 咱们在西园也要建一处大大的假山才好。”

  琳琳控制着自己的怒气, 用眼神瞟了一眼坐在旁边的贾元春。“荣国府的大观园这几天在宫里传的沸沸扬扬, 儿臣也听说了,听人家说,一进门看到一片假山峥嵘险峻……不过说起来咱们家西园的园子也不差,一进门先是一汪池塘碧波荡漾,紧挨着就是一片假山,这有山有水不比那些假山干巴巴的站在门前强上许多?”

  贵太妃在一边接话,“太上皇的意思说是西园的那片假山终究少了些味道。要推倒了重建。”

  琳琳这个时候真的控制不了自己的怒气了。

  “父皇恕罪,父皇喜欢什么样的假山儿臣不知道,儿臣想着父皇当年的老臣江南甄家对父皇的喜好应是非常清楚,不如让甄家进献石头来造这座假山,您看如何?而且太湖石一直是出在江南,早在前朝,艮园用的石头就是从江南运过来的,那真的是怪石嶙峋别无二致。”

  太上皇被这个提议打动了。

  “皇后说的有理。朕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甄家的人了。”

  贵太妃也非常高兴,只要有差事,就能敛财。

  琳琳闭上眼睛,心里面想着大不了让人把这批石头劫了,再或者是灭了一个山寨的土匪,让自己手中的人装成土匪,把甄家给洗劫了,随后化整为零到外地去,那些当官的不可能为了一桩命案追查到外地,就算是追查到了外地……也要看他有没有本事查到什么。

  太上皇这个时候满面笑容的吩咐琳琳,“好孩子,你回去跟皇帝说,让他下旨命甄应嘉督办这件事。”

  “儿臣遵旨,若是没有其他事儿,儿臣在就先回去。”

  “去吧去吧。”

  琳琳回到宫里,让人把皇帝请过来,把这件事说了。

  “都怪我不应该这么嘴快。”

  皇帝摇了摇头,“怪不了你,这还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呢,运送石头劳心劳力,要是有一个民夫在路上出了事,他们家的人击鼓鸣冤,甄应嘉不死也要脱层皮。”

  “要是他从海上过呢?”

  “他总有上岸的时候。这事儿你别管了,我找人策划一番,留他们家的人留的时候也太长了,有多少冤魂等着索命呢,要是不把这家人送下去说不定地府已经沸反盈天了。”

  说完之后去前面调兵遣将去了。

  琳琳左思右想,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非常危险。

  把白妞叫了过来,“你今天去林家一趟,就说快惊蛰了,我赏一些东西给他们家。回来的时候你去找一趟高胜雪……”

  “要奴婢给她带什么信儿?”

  “说起来高胜雪投奔我已经有三年了,但她以前毕竟是个土匪……”

  “主子对她有恩,再说了,这么多年她兢兢业业的给您办事儿,您……想怎么安置她。”

  “我想着京城这个地方池浅王八多庙小妖风大,她在这个地方除了担惊害怕还有几分郁郁不得志,就让她随着船队去茜香国,让她问问那边当家的,为什么不愿意把稻种给咱们。若是人家听话了,咱们就好生好气的跟人家做生意,若是不听话了……她知道该怎么办。”

  “要把南方的人手全部交给她吗?”

  “我傻了才全部交给她,给她5000人已经足够了。”

  “奴婢现在就出去。”

  白妞刚拿着东西走到宫殿门口,就听见白泽在门口喊了一声,“白姑姑,你这是要去哪儿?带上我。”

  琳琳在大殿里面喊了一声,“白泽进来”

  白泽从外边跑了进来,琳琳拉着他的手问,“今天读书了吗?”

  白泽就在那边撒娇,“儿子肚子痛,不想读书……”

  “肚子痛不想读书是不是?你看你大哥平时就读书,你怎么就不学学。”

  “读书没意思嘛。”

  “那读故事书呢?”

  “也没意思呀。”

  “行行行,不爱读就不读了,今晚上哪儿也别去,留在这边儿和你弟弟一块安寝吧。”

  “谢谢母后。”

  琳琳笑着把这小子搂在怀里,心想你妈妈还是你妈妈,等着你妈妈治你吧。

  麒麟上午读书,下午就要去城外,晚上回来的时候,鞋子上沾满了泥土。

  在大殿外边儿让人服侍换上新鞋,进来和父母说话。

  “外面现在已经开始忙着施肥春耕了,儿子以前也只是听人家讲过时令节气,可不知道原来种庄稼要跟着时令来干活。不仅要看时令,还要看那些花花草草,现如今杏花已经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就要种谷子。”

  皇帝就问他,“你的庄子上面现在已经开始春耕了吗?”

  “已经开始了,儿子今天跟着老牛在犁田,踩了两脚的泥,刚把鞋子脱下来放外边。”

  说着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起来,夫妻两个赶快让人传菜上来,带着三个儿子吃了晚饭,琳琳看着麒麟一身疲惫,就吩咐人赶快烧洗澡水。

  又对麒麟说,“今天晚上你们弟兄两个跟你小弟弟挤一挤,别走那么远了。”

  麒麟答应了一声带着白泽去洗澡,白泽对于能和哥哥弟弟挤在一块儿的事儿特别兴奋,闹了半天快半夜的时候才睡着。

  琳琳晚上躺在床上一直强撑着看书,皇帝都已经睡了一觉了,醒过来看到她还在床头那边坐着翻书页。

  “什么书这么好看,怎么还不睡?快睡吧。”

  “你先睡,我想了一个法子治一治白泽。”

  “治他什么?”

  “那小子不愿意读书……”

  皇帝不在乎的坐起来,“他又不用继承家业,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别管那么多了,睡吧。”

  “就算不能继承家业,也不能长成一个废物。不读书能行吗?不读书就是不知礼,不知礼就是没见识,没见识以后怎么教养孩子,一代不如一代……”

  皇帝赶快把琳琳搂在怀里摇晃了几下,“好娘子,你少说两句。让你说的跟咱们孩子将来绝对没出息一样。”

  “不读书就是没出息,有句老话说的好,知识改变命运。”

  “朕怎么没听说过?”

  “……”琳琳强硬的辩解,“这就是事实呀,寒门子弟要是不读书怎么能翻身。”

  “白泽是天家血脉,我跟你说你别折腾那么多,小心以后他兄弟两个争江山有你哭了。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养下的两个儿子不就是争江山争得你死我活,前车之鉴仍在你怎么就不多想想。

  白泽是咱们两个的儿子,我心里面也疼爱他,除了这万里江山给不了他,往后咱们只管给他厚厚的爵位多多的金银,他也不用把江山扛在肩上,到时候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岂不美哉。”

  “那也不能把儿子给养废了。唐太宗还说过呢,养子如羊不如养子如狼。你怎么就不盼着点好,白泽说不定以后是一位贤王呢。”

  “行行行,你想了个什么主意整治白泽?”

  “你等着瞧,马上就有结果了。”

  又等了一会儿,白妞从外边进来,“娘娘,都布置好了。”

  琳琳赶快披上披风,套了一双软底鞋,吩咐白妞,“给皇上也找一双软底的鞋过来。”

  皇帝换好了之后,跟着他们主仆两个到了邹吾的寝殿里面。

  寝殿里面黑咚咚的,只有一个角落里面点了一盏蜡烛,光线微弱。皇帝就要说话被琳琳拉了一把。

  夫妻两个躲在床头的阴影里面,就听见寝店里面咣叽响了一声。

  麒麟奔波了一天,晚上睡得香甜无比。邹吾去年是个夜哭郎,今年夜里倒是没有哭闹过,这小子只要一睡着,除非自己醒,别人想要叫醒他有点困难。

  所以说这一声巨响惊动的也只有白泽。

  皇帝能看到大床上三个儿子并排躺着,中间的动了一下。

  有人在黑暗里面说了一声,“这三个小娃娃哪个好吃?”

  又有一个声音说,“让我来闻一闻。”

  黑暗中白泽能看到床头突然亮起两朵火焰,这两朵火焰飘浮在中间,晃晃悠悠的在自己兄弟三个身上转了一圈。

  一个声言说,“我闻到了,中间这个小子现在还没开始读书,他的聪明伶俐根本没用,要不然让咱们吃了吧?”

  “你真的闻过了,要是吃错了就糟了,吃错了能把一个聪明的小孩变成笨蛋傻子。”

  “放心错不了,最里面那个还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儿,这种咱们现在不能吃。外边躺着这个已经开始用聪明伶俐了,聪明伶俐既然被他自己用上了,咱们也不能吃。

  就剩下中间这个,不愿意读书就用不上聪明伶俐,咱们吃了也就吃了。像这样的孩子,家里面有人给他擦鼻涕,往后他要是穿着开裆裤,流着长鼻涕趴在地上玩泥巴也有人照顾他。吃了他的没一点事儿。”

  “我看要不然过几天再来,万一他要是明天读书了呢。”

  “不真心读书就用不上聪明伶俐,就算他明天后天大后天……大大大后天愿意读书,也用不上这个聪明伶俐的脑袋瓜,咱们吃了无妨。”

  白泽吓得上牙打着下牙,猛然间坐起来,“来人快来人,有妖怪要吃我。”

  他看见黑暗里的这两团火焰往外退了一下,快速说,“先走,过几天再来。”

  这个时候寝宫里面光明大作,有乳母从外边跑了进来,“殿下怎么了?”

  麒麟已经被白泽弄醒,迷迷糊糊的坐起来,看着白泽泪流满面,小脸儿惨白,“怎么了?是不是做噩梦了。”

  “大哥,有人要吃我。”

  “胡说八道什么呢,你不是好好的在这儿吗?刚才做梦呢,来哥哥抱抱,这会儿天快亮了,再睡一会儿吧,天一亮太阳一出来,那些噩梦都没了。”

  “不是噩梦,大哥不是噩梦。”

  皇帝和琳琳两个人站在床头的阴影处。灯光照不到他们两个身上,皇帝动了一下,想要去安慰儿子。

  琳琳一把拉住他。

  白泽挣扎的要下床,“我的书呢?快把书拿来,我要读书。”

  麒麟抱着他,“大晚上的读什么书啊,先睡吧,睡好了明天早上再读书。”

  “不不不,别拦着我,我要是不读书,我以后就要变成傻子了。”

  “可你也不用现在读书啊。再说了,不读书的人多着呢,也不是人人都是傻子。”

  “那你见过那些流鼻涕穿开裆裤蹲在地上玩泥巴的小孩子吗?”

  麒麟回想了一下,“见过呀,我那庄子上就有不少呢。”

  完蛋了,原来那两个妖怪说的是真的。

  “别拦着我,我要去读书。”

  乳母们一块上来劝着他。白泽不依不饶。闹得邹吾也醒了过来,这家伙醒过来之后就开始嚎啕大哭。

  邹吾的乳母告罪了一声,脱了鞋爬到床上把邹吾抱下来,一边走路,一边晃悠着拍着。

  麒麟这个时候顾不上小弟弟,只好把大弟弟摁在床上。

  可是白泽哭着闹着要读书,麒麟只好变着法的哄他。

  “要不这样,你先跟哥哥开始学,我念一句你跟着念一句。等天亮了你再读书,天亮了读书不伤眼,要不然以后你的眼睛看什么都看不清。”

  白泽赶快点点头。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过了一个多时辰,白泽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睡着了。

  麒麟刚才就在打呵欠,看见弟弟睡着了也赶快趴下去盖上被子。

  邹吾早就被放在床上呼呼大睡了。

  寝店里面安静下来,蜡烛一盏接一盏被吹灭。确定了三个儿子全部睡熟了之后,琳琳拉了一把皇帝,两个人回到寝宫。

  “为了这小东西,你也费了不少心思呀。”

  “当然了,读书上进才是正道。他们要是变成那种天天提笼架鸟走鸡斗狗的,我看见一回打一回。”

  “你说来了这么一出白泽,能坚持多少天?”

  “只要有一个月半个月的也不错了。我想着一个月能把一个人的习惯给养成了,往后他就是把今天的事儿给忘了,也养成了天天读书的习惯。不说这事儿了,咱们也早点休息吧。”

  琳琳把外边的披风解下来挂在屏风上面,皇帝殷勤地把被子掀开枕头放好,“娘子今天辛苦了,来来来请请请。”

  这件事给白泽带来的后遗症还是非常巨大的。

  他在第2天一大早跑来找琳琳,“母后母后,昨天有两个妖怪进宫了,说是专门吃小孩子的聪明伶俐,我要是被吃了聪明伶俐,以后只能当一个穿开裆裤流鼻涕玩泥巴的小孩了。”

  琳琳揉了揉额头,昨天睡得不好,早上起来头就有点晕,装作敷衍他,

  “你也穿过开裆裤啊,生病了谁不流鼻涕啊,玩泥巴……你是没玩过,但是你玩布老虎呀。怎么了?觉得自己是大孩子就跟小孩子不一样了。”

  “不是不是。”白泽着急的摇了摇头,“以前我和父皇出宫的时候,见到有些比我还大的孩子还流鼻涕玩泥巴呢。我不要变成这样的小孩子,这样的孩子,他们的聪明伶俐被妖怪吃掉了……我……母后你说我聪明伶俐吗?”

  “肯定啊,我儿子又不笨又不傻。”

  “那我好好读书还来得及哈?”

  “你想读书啊?

  “嗯嗯嗯嗯。”

  “行啊,把书拿过来,母后这边教你。”

  学了一上午,中午跟西太后一块吃饭,白泽厚着脸皮凑上去问,“祖母祖母,我聪明伶俐吗?”

  西太后当然觉得自个儿的孙子天下无双,用满是夸赞的语气,把孙儿的聪明和伶俐,用了一车话给夸奖出来。

  白泽晚上又要和邹吾一块挤着睡,听说这小子睁眼睛到了半晚上,实在熬不住了才睡着。

  第2天又跑过来问,“母后母后我还聪明伶俐吗?”

  琳琳把手头忙着的事儿放下,“昨天交给你的书你还会背吗?”

  白泽赶快点了点头。

  琳琳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当然聪明伶俐了。要是不聪明不伶俐了,昨天交给你的,你肯定忘了。”

  白泽松了一大口气。

  琳琳观察了半个月,发现白泽以为自己逃过一劫,整个人放松下来又和以前一样四处玩玩闹闹。但是抓着他读书的时候,他也没有以前那么抗拒了。

  城外的各处庄子上已经开始撒谷子种地。城内议论纷纷的就是皇帝新下了一条旨意。

  去年过年闹得轰轰烈烈的省亲如今总算有了结果,园子建得好的,赏赐了一些东西下来。同时又给各家颁布了一条旨意。凡是建了省亲别墅的家族,皆可以把自家的人迁到别墅里面。这叫与民同乐,也不使园子荒废。

  林家就把林黛玉的东西收拾了一下,找了一个好日子,让她搬了进去。

  荣国府因为园子大院子多,分下来每位姑娘能得到一处院子。

  老太太和老爷太太商量了一下,把自家的女孩和亲戚家的女孩都塞了进去,又把贾宝玉也塞了进去。又因为园子大,住的都是些女孩,怕没人照管,让贾珠之妻李纨带着贾珠的遗腹子贾兰住了进去。

  贾琏的心里就有些不痛快,虽然说女儿的年纪现在有些小,难道不是家里面的女孩子?连亲戚家的薛宝钗都住进去了,自家的还和父母挤在一起。

  王熙凤起初不当回事,“咱们家大姐辈分小,往后她长起来了,上面这些姑姑都嫁出去了,到时候把咱们姑娘搬进去,想住哪个院子就住哪个院子。不比挤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强。”

  这个理由勉强劝了贾琏,贾琏回想了这一年来的事情,觉得还是要有一个营生才好。

  所以他左思右想决定找崔七爷想想办法。

  这次又在酒楼里面等了好久,皇帝一上楼先赔不是。“这次又晚了,等一会儿酒菜钱算我的。家里面的事比较多,我是紧赶慢赶才赶来。”

  贾琏不是来喝酒的,拉着皇帝坐在一边,“别跟兄弟我抢,我今天是有事求上门来了,也好让我尽尽心意。”

  “什么事儿?只要不作奸犯科,该帮的我一定帮你……小钱能借给你,大钱借不了。”

  贾琏好笑的看着他,“你手里有多少小钱儿?”

  皇帝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我手里能动用的银子只有两万多两,不敢让我们家婆娘知道了。”

  “你哪儿弄了这么多钱?”

  皇帝跟做贼一样再次看了看周围用杯子挡着嘴,“我以前藏的私房银子,当年我大哥还在世的时候,我想着要是分家分出去了,担心没银子用就藏了一点点。因为数额比较小,成亲的时候没想起来,前几天想起来了,才把这批银子拿到手。”

  “恭喜恭喜。”

  皇帝的手往下压了压,“我得小心点儿,要是露了马脚,让我婆娘知道,这银子也保不住了。对了,你还没说让我帮什么忙呢?”

  “我就是想找个来钱的营生,还有一点儿不能让家里面人知道……”

  “哦……我明白了。”

  皇帝想了想,“你是不是缺银子做生意,你要是缺银子,我把我的私房银子投进去,咱俩都瞒着家里,悄悄的赚点儿小钱儿。”

  “这个好说,只是咱们做什么生意?”

  皇帝看了看周围,“盐,茶,粮。这三样都行,盐和茶赚的最多,但是我能弄来的盐引和茶引特别少,要是做这个生意,我提前跟你说了,千万不要卖私盐,你要是卖私盐了,咱们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这么严重!

  “那就卖茶,我们家天天喝好茶,茶的好坏我还是能分得清楚的,咱们就卖茶。”

  皇帝伸出手,两个人击了一掌。贾琏手里的银子总共有六七千两,抽出六千两来,皇帝也让钱升去提了6000两银子。两个人拍板定案,租了一处铺子,决定开始卖茶叶。”

  两个人都不出面,这一处茶叶铺子委托在另外一个假名下面,掌柜和伙计账房让崔家这边出。

  皇帝手下的人多着呢,自然不怕没人用。

  两个人办成了一件事儿各自回家。

  贾琏满心欢喜的回去,就见屋子里面鸦雀无声,自己挑了帘子进去,见到王熙凤和平儿两个人愁眉苦脸地坐着。

  “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个样子。”

  平儿赶快站起来,“都是些家里的事情,二爷这是去哪儿了?”

  “出去和崔兄弟喝酒了,家里怎么了,惹得二奶奶愁眉苦脸的。”

  王熙凤抬了抬下巴,平儿点了点头到门外守着了。

  王熙凤示意贾琏坐过来,“了不得了,往常我就说宝玉房里面的那几个丫头都是些厉害货色,你猜最近我发现了一件什么事儿?”

  “那些丫头偷宝玉的东西了?”

  “要是这些事儿,我也不会想这么多了。”

  贾琏想了想,忽然挑了一双眼,“我知道了,他屋里面哪个丫头抢了先机……和宝玉成了好事?”

  “要不就说你们是兄弟呢,简直是一模一样的不是东西。”王熙凤伸手点了点贾琏的额头,“还能是谁?袭人呗。王日我看她是个好人,谁知道竟这样不自重。家里面这些奴才也太过分了,往常编排主子也就算了,如今竟然合起伙来谋算主子了。”

  “怎么说?这也不过是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雅事儿,再说了,老太太和太太早就想让那几个丫头成宝玉的房里人,你在这里瞎操心。”

  “老太太看中的是晴雯,常常说把晴雯留给宝玉长久使唤,她老人家可没看中袭人。我跟你说,前不久袭人的妈接她回家去住两天,名烟那小子带着宝玉去了袭人他们家,这不是已经合起伙来了吗?”

  这种家长里短的事儿贾琏不在乎,“管那么多干嘛呢?宝玉就是个凤凰蛋,自然有老太太和太太盯着,你这做嫂子表姐的别盯着他,有个好事儿想不起你来,有个坏事儿你看太太怎么想你。”

  “我没有盯着,只是往常觉得袭人是个妥当的,我对她高看一眼,可如今,哼,只觉得我和平儿一片好心喂了狗。”

  平儿端着托盘进来,也插了一句,“要紧的不是这个,我听说宝玉院子里面已经被袭人掌管了,她的胆子已经大了,和当年进来的时候不一样了。”

  王熙凤又说,“宝玉的年纪不大不小也该说亲了……这么一想,咱们家二姑娘还没婆家呢。”

  “有大老爷和大太太呢。”贾琏说了一句,从托盘里面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仔细的品了品味儿,觉得这茶还挺不错的。如今他和人合伙开一家茶叶店,对茶叶的事情比较上心。

  王熙凤放弃说贾迎春的婚事,“宝玉也该说亲了,早些年老太太看上了林家,林家表妹的年纪和宝玉相当,如今林家跟咱们不冷不热地处着,我怕老太太现在又起了什么想法。

  我刚刚听说今天一早打发赖嫂子出去了,去的就是林家,后来赖嫂子回来的时候,脸上不带笑,估摸着这一次出去让人给撅回来了。”

  “有眼睛的都知道林家姑娘的好,娶了他们家的姑娘和皇上成连襟了。我怕老太太这下如意算盘打错了,林姑父那个人最喜欢读书人,宝玉偏偏不读书。能入得他的眼才怪呢。”

  “往常去林家办事儿,都是咱们俩,我觉着往后跑腿的活儿我也推不掉。”

  “婚姻之事结两姓之好,人家不愿意,老太太还能强求不成。”

  这话说出来之后没几天,老太太让王熙凤去您家送一回油菜花蜜。

  王熙凤就当成串门子的事儿,带着自己的女儿大姐一块去了林家。

  林黛玉就领着大姐到园子里面去玩儿。

  王熙凤还没看过林家的园子,跟着去看了一遍,辛云陪着又回到了贾敏跟前。

  “我就喜欢姑妈家的园子,建的大大方方的。我们家的虽然是一步一景,终究没有姑妈家的大气。”

  贾敏跟她客气了几句。

  正说着话呢,外边刘嫂子进来,“有事回禀太太和大奶奶。外边来了一个老和尚,说是咱们家老太太没去江南之前在他们寺院里面点过长明灯,到如今灯油快没了,那个老和尚来问问咱们家老爷还接着点不点。”

  贾敏一算,这时间可不短了。“咱们家老太太故去十多年了……当时舍了多少香油?”

  “一开始是1200斤,后来走的时候又撇下银子续了600斤。

  老爷的意思是说让太太和奶奶调拨银子,以前还点着的这时候续上,咱们家大奶奶还有姑娘和二爷的也点上。”

  贾敏听了,对儿媳妇辛云说,“你去拨点银子给他们,你夫君马上就要考科举了,咱们家给寺庙里舍些衣服鞋袜,也算是做些好事结些佛缘,保佑你夫君高中吧。”

  辛云听了,在王熙凤跟前客气了几句,出去调拨银子去了。

  王熙凤今天就是来送油菜花蜜的,老太太没有多余的吩咐,自己也不做多余的事儿。所以就事论事和贾敏聊起来这烧香拜佛这事。

  “……我们家也经常往寺庙里面点灯,只是一二百斤的香油也就用大半年,我听人家说灯芯不一样,有些粗有些细,所以这油耗的快慢也不一样。”

  贾敏接话,“是这个理儿,我要是没记错我们家老太太常去的那家寺院是早先我们家老侯爷去过的。我以前听过一耳朵说是那家寺院里面的灯都是一样的,没有大小之分,灯芯用的也是一样的,取意是众生平等。

  说起来我们家老太太也走了好多年了,当年她老人家还在的时候,带着皇后娘娘经常去烧香。”

  王熙凤一听,想着这家寺院如今还供奉着皇后娘娘的长明灯,立即来兴趣了,“您说说是哪家寺院?侄儿媳妇儿也给我们家大姐点上一盏。”

  “城东的香木寺,不是什么香烟鼎盛的地方。”

  “那肯定是有大德高僧在的地方,今天多谢姑妈了,我明天就派人给我们家大姐点一盏,不瞒姑妈说,家里面除了老太太和太太是长辈儿之外,这些小辈儿也就宝玉常年点长明灯,他有一个记名的干娘叫马道婆,一年来两次,每次来不低于500两银子奉上。就我刚才说的,一二百斤香油点不到半年,哪比得上这家香木寺,满打满算差不多全家人一年100斤香油。”

  说了一上午话,吃了午饭王熙凤带着女儿回家,让人把女儿送回去,自己来见老太太。

  王熙凤说的热闹,“见到姑妈了,以前见到姑妈每次都忙得跟什么似的,如今有了儿媳妇儿,也开始做老封君了。”

  又说,“大表弟快考试了,家里面说话都不敢高声。听姑妈的意思,还想出去给表弟求求佛爷,保佑表弟能独占鳌头。”

  老太太听了脸上没什么表情,“是该好好拜拜,一转眼你表弟就要考进士了。”

  王夫人听了,就有几分难过,心里面想着要是珠儿还活着,这会儿肯定也为官作宰了。

  老太太又问,“你妹妹在家做什么呢?”

  “左右不过读书写字,他们读书人会的玩意儿我不认识,也没跟表妹说上话,表妹就出来见了一下人又转回去了。”

  老太太话里有话,“这才是大家姑娘的教养呢,这些姑娘就贞静柔顺,哪会天天在外边闲逛和兄弟们调笑。”

  坐在一边的薛宝钗当做没听见,嘴角弯弯的看着屋子里面的人。

  事后王夫人拉着薛宝钗的手,“好孩子,老太太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你和宝玉的事儿,上次娘娘省亲的时候悄悄的跟她说了,娘娘也点头应允了,等着宝玉到年纪了就给你们两个把事情定下来。”

  薛宝钗羞红了脸,仍然是端方大气的告辞了。

  王夫人心里面想着撒一个谎,总要有其他的话来圆,过两天往宫里面送银子的时候,把这件事悄悄的跟娘娘说说。娘娘答应的事情,老太太不可能不答应。

  老太太在屋子里面想了很久,早些年贾敏派人回来说想和家里结成儿女亲家,那个时候她就想着把这么好的一个姻亲留给宝玉。

  谁能想到皇后娘娘有这样大的造化。

  如今贾林两家的关系越走越远。要想让姑爷认下宝玉这个女婿怕是有些难。

  既然林家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路。但是宝玉绝对不能娶薛宝钗,薛家有薛蟠那个人在,别说往后帮衬着宝玉了,只要别拖宝玉的后腿儿就是阿弥陀佛了。

  家里面的老关系需要再梳理一下。

  院子里面一派生机盎然,贾家的老太太作为一个祖母,只想着替孙儿打算。

  宫里面的西太后也作为一个祖母,心里面也是替孙儿考虑。

  这一天皇帝被请到她跟前,刚坐下来,皇帝就灌了两杯茶水,“您老人家有什么吩咐?这几天有些忙,外边又要科举了,朝堂上的那些官为了让谁去监考吵吵嚷嚷的,烦人的很。”

  “外边的事我不懂,今天有事儿和你商量商量,年前我不是去菩萨跟前许愿了吗,我想着咱们家邹吾如今已经好了,就想去菩萨跟前还愿。”

  “那就去呗,您跟皇后说一声,让她给您准备了东西,指派好人,您只管去就行了,舒舒服服的住几天,不想住了派人说一声儿子把您接回来。”

  心想太上皇的老东西终于出去了,那老东西不在宫里面觉得风吹起来都是爽快的。想来母后也应该是这种感觉。

  “我还想带着寿春去,也想把长春公主带过去。”

  皇帝一挥手,“他们姐妹俩您都带去。”

  “我看着最近几天白泽读书挺辛苦的,我也把他带过去……你估摸着呢?”

  皇帝回想了一下白泽这几个月的生活,简直比书呆子还书呆子,说不定皇后矫枉过正了。

  “你老人家说的对,读书辛苦,带着他出去耍几天吧。至于邹吾您别带了,怕是一冷一热再让他咳嗽了。”

  西太后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不到半天她的东西就收拾好了,第二天一早带着两个孙女一个孙子,悄悄的到了庄子上。

  长春公主是一个很安静的孩子,寿春公主拖着她出去玩儿的时候不愿意出去,西太后看了就把这个二孙女儿带在自己身边。

  “你出去玩吧,带上你兄弟,让我们祖孙两个也安安静静的在这里坐一会儿。”

  寿春公主心里面惦记着青儿,让人去把她叫过来,又拉着白泽一块到小河堤上去玩。

  白泽去了小河堤上,还不忘记拿一本书坐在河堤上看。

  寿春公主就在河边弄些野花野草的编好带在头上。

  青儿来了之后也特别高兴,和寿春公主两个人见了面,叽里呱啦的有着说不完的话。

  白泽听见他们两个叽叽喳喳的烦的跟什么似的,捂着耳朵坐到一边,接着看他的书去了。

  寿春公主看了之后跟青儿说,“这个是我二弟,最近几天开窍了天天去看书,我母亲说一天只能看两个时辰,还不能连续看完,看一会儿就要起来四处走动,让眼睛歇着。如今跟了我祖母过来,没人管他了,他现在可劲儿的在这边看书。”

  青儿都有一些羡慕,“我也有一个兄弟呢,只不过他不爱读书,每年给他掏了钱去学学问,认字还不如我呢。把我爹娘气得恨不得打他一顿。”

  “对了,你今天过来跟我玩儿,你爹娘没有生气吧。”

  “如今青黄不接的,作坊里面没活干,也没法挣钱了。地里面又不用干活,一年当中也就这个时候歇息一下整理农具。我在家也没多少事,就是洗洗刷刷,正好今天你找我了,我就不用在家干活了。

  你放心好了,回去顶多我娘说我两句,我姥姥说了,如今我年纪也不小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天天打骂,姑娘家是要脸面的。”

  一说到这里,寿春公主有些难受,看着侍卫宫女站得比较远,离得近的是一个兄弟,还沉浸到了书本里面。

  就悄悄地跟青儿说,“我爹和母亲前一阵子跟我姨娘说,我也不小了该找婆家了。我姨娘过年回到我外祖家里,不知道那些人怎么跟她说的,想让他们家的孩子娶了我过门。我快气死了!”

  青儿着急地问她,“这事儿是你爹做主的,你回去跟你爹说说,说你不嫁不就行了。”

  心里面想着春儿的娘是个姨娘,这年头把女儿送到人家家里面当姨娘的,要么就是特别穷没法子了,要么就是贪图富贵主动送女儿给人。春儿外祖家想娶春儿肯定是图她的嫁妆。这样的人家不一定有好人,想到这里不仅有些着急。“你跟你祖母说,你祖母肯定不会顺了你外祖家的意。”

  寿春公主高兴这个朋友替自己想,“你放心,我姨娘说出来之后被我爹直接拒了。”随后压低声音,悄悄地趴在青儿耳朵边儿,“我爹特讨厌我外祖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