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朝堂上的针对(求收藏推荐)
作者:树下的果子      更新:2019-12-07 17:42      字数:8044
  正德十五年首日,皇城百姓依旧在举办热烈庆祝的活动,并没有因为朱厚照病重而改变什么。

  对于他们来说,什么人当皇帝都无所谓,他们只要生活过的好,有吃有穿就行,其它的太过遥远。

  最多是如果这个皇帝在位期间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在驾崩的时候他们会感叹一句可惜,不过也仅此而已。

  但对于权贵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必须要和新皇打好关系。

  明眼人都看在眼里,能够继承皇位的大概率是兴王,景王之流不过是作为陪衬而已。

  景王也是个聪明人,可惜被皇位冲昏头脑,没有看明白,还在梦想着自己有机会登上皇位的一刻。

  朝堂之上。

  一直以来都是由皇太后代为主持朝政,内阁大人辅佐处理朝政事务,今日也不例外。

  随着各大臣将手中的事务上奏完,在文臣之列中,站出一位长鼻大臣,他正是礼部侍郎王辰。

  王辰启禀道:“启禀太后,近日不少官员抱怨光禄寺不谋其政,对于朝中大事漠不关心,就连一场祭祀的宴食也准备的不妥当。

  臣以为这虽然是件小事,不过这有关我大明的声望,必须要责令光禄卿做好自己的政务。”

  在王辰上奏完,又一名眉清目秀的大臣站出来,他是监察御史赵慕名。

  赵慕名也道:“启禀太后,臣也听闻光禄寺卿克扣朝廷所发放的银两,用于自己府中私用。

  微臣介意彻查光禄卿的府邸,如果有此事,可以为我大明惩处不法官员,若无此事,也可为光禄卿洗刷骂名。”

  坐在幕后的皇太后听到两人所奏之事,不由得皱起眉头。

  光禄寺所置办的宴食确实不好,可是光禄寺中的下属多为老弱病残之人,想要这些人做出多好的宴食,这根本就无从谈起。

  朝廷上下也知道此事,所以大家虽然有所抱怨,可是也从来没有在朝堂之中提及过,但今日突然提及,显然是针对光禄卿苏文器。

  同时因为苏木,苏府靠着玉山琉璃赚不少银子,要是她同意去彻查府中,一定会查出大额白银,到时候就算是正经生意获得的白银,那也不好说清楚。

  说白了就是如果这些人要特意针对苏文器,就算没有问题,那也会被他们找出文体。

  皇太后也知道为什么这些大臣会突然针对苏文器,这也是她皱眉的原因。

  现在朱厚照都还没有退位,这些大臣就已经迫不及待的主动对新皇示好,这种见风使舵的大臣,她一向颇为厌恶。

  可是这是在朝堂之上,这些大臣也是在做自己‘职责所在’之事,她必须有个明确的答复。

  她平静的询问道:“光禄卿,你可有话要说?”

  这时作为光禄少卿的徐志年上前禀报道:“启禀太后,光禄卿今日身体抱恙,并未上朝。”

  这下可不好办了。

  皇太后主持朝政本就不合礼仪,现在苏文器不在朝中,没有人替他说话,她也不能独断的驳回,不然会让众大臣以为她偏瘫苏文器。

  幸好苏文器在武将之中有人,已经作为将军的吴长易怒道:“你们两人放屁,光禄寺宴食不太可口一事历来有之,现在你们诬告光禄卿贪污朝廷银两,根本就是没有的事。

  何况皇上对光禄寺宴食并未不满,难道你们比皇上的身子还要金贵?”

  赵慕名作为监察御史,就怕没人和他吵,不然体现不出的为官水准。

  只见他淡淡笑道:“吴将军此言不妥,下官只是在做作为御史的任命罢了,哪有诬告之说。

  更何况吴将军同光禄卿有同袍之谊,自然内心偏向光禄卿,不过下官以为,究竟是否属实,可以等到彻查苏府后再做定论。”

  赵慕名已经胜券在握,今日他是瞅着苏文器不在,这才突然发难,就算不能扳倒苏文器,也要恶心一下苏府。

  作为带兵打仗的将军,吴长易自然没有作为御史的赵慕名会说,听到对方拿自己同苏文器的关系说事,他大怒道:“你个赵慕名如此小人,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既然要彻查苏府,那为何不也查查你的府邸。”

  赵慕名听到吴长易这么一说,眼神一亮,立即面对皇太后所在的帘幕躬身高呼道:“微臣愿意同光禄卿一同接受锦衣卫的彻查,恳请太后应允。”

  作为监察御史,他要的是名,并不喜好金银,府中自然没有大量的银两,甚至过的些许清贫。

  要是查他的府邸,他不仅仅可以达到彻查苏府府邸的目的,还能获得一个清官的名声,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皇太后当然不愿意听从赵慕名之流的建议,不然她就被对方给利用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她只好问道:“刘首辅、大学士,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

  站在首位的谢迁早就想为苏文器说话,因为他十分看好苏木这个有望成为圣人的后辈,不想让苏木因为朝廷中的这种事情所延误。

  可是他作为内阁之人,现在的职责是辅佐皇太后处理朝政,他也不能随意的帮任何人,不然会对他后面的朝事有很大的影响。

  听到皇太后的询问,他这时才站出来道:“此时正是大明多事之时,现在大费周章的讨论此事不妥,臣以为现在要紧之事,是讨论如何将回京的五王送回封地。

  五位王爷回京已有多日,长日呆在皇城中恐怕有所不妥,他们的封地百姓也会没有人为他们主持大局。”

  他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通过推迟的办法保护苏文器。

  苏文器此事本就是件小事,只要今日不立即处理,等到后面也不会有人再追着不放。

  至于尘埃落定之后会是什么情况,那到以后再说。

  如果新皇特意针对苏文器,他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是否会再加上贪污之事那都不重要了。

  赵慕名听到谢迁让皇太后推迟,立即急道:“太后此事不可,万一光禄卿听到风声,将府中银两转移,那到时候就无罪证了。”

  他也知道一旦推迟,那他今日所做就毫无用处,不仅目的没达到,该得罪了苏文器。

  他知道苏文器这人非常有能力,被苏文器记恨上,他心中也发堵。

  面对赵慕名的死缠烂打,皇太后已经非常不悦,她不耐烦道:“监察史所奏之事无需多言,等到将五王送回封地后,再议论也不迟。”

  赵慕名听到皇太后的语气心里一惊,知道自己这么做已经惹皇太后不悦,没敢多说,立即退回到御史队伍中。

  一些准备落井下石的官员也收起了自己的心思,他们都是看情况而定,不会做那出头鸟,只有众人都踩的时候,他们才会从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