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
作者:虚度四十载      更新:2019-12-15 11:50      字数:7788
  这也叫茶楼?我觉得梁丽的说辞过于夸张了。

  八天后站在姐妹茶楼的大厅里,我瞬间无语。

  大厅约有六十平方。对着门口是吧台,大厅中间部分摆放着四张麻将桌。靠最里面三分之一的地方用铝塑隔断做了三个面积大小的包厢。

  “这不就是个麻将馆嘛………”我小声嘀咕着。

  “这不是显得高档一点嘛,叫麻将馆多低俗。”

  “丽姐,你耳朵真尖……”我这么小声嘀咕都被正在吧台里码放香烟的梁丽听见了。

  “视力差的人一般听力都比较好。”梁丽笑着回答着我的疑问。

  “木起爪子嘛,赶紧过来帮忙仨。”

  开业都前一天,事情确实挺多,这也是梁丽一大早火急火燎打电话给小姑叫我过来的原因。

  扫地、拖地、擦拭桌椅板凳,洗窗户、洗茶杯、摆放饮料香烟打火机和零食………忙得我和丽姐人仰马翻。

  中午我和梁丽两人在楼下小餐馆吃午饭的时候,我对狼吞虎咽的梁丽说出了我的担忧。

  “丽姐,这样不行哦,我们俩怕是要干到半夜哦。姐妹茶楼、姐妹茶楼,还有一个人呢?”

  “哎呦喂,我也是忙瓜了……我打电话叫我妹妹来帮忙,不能让她当甩手掌柜。对了,还有她老公的侄女今天也在休息,一起叫来。”

  相信养尊处优的女人能帮体力活的忙,绝对就是个愚蠢的想法。看着我眼前围坐在一起兴高采烈谈论着各种化妆品、各式皮包、各款皮衣皮鞋的这三个女人,我有理由怀疑我的智商是不是也发生了高原反应………

  梁小英,梁丽的妹妹兼茶楼合伙人。准确的说应该是堂妹或者是姨表妹。梁丽的爷爷和梁小英的爷爷是亲哥俩。而跟随十八军进藏的梁丽的父亲、梁小英的父亲这对堂兄弟又娶了部队里的一对姐妹花,生了这两姐妹。

  这关系乱得我捋了好半天也没彻底弄明白。不过我弄明白了一件事,梁小英丈夫唐槐的侄女、也就是那个和我年纪相当叫唐芙蓉的女孩长的是真的很好看。

  累得像狗一样的我,终于在另外两个男人的到来后得到了短暂的解放。

  勾明全,梁丽的老公,某区直机关小车司机。偏瘦、和我个头差不多,不苟言笑的性格估计是和他的工作性质有很大关系。

  同样为某区直机关职工却常年病休的唐槐性格和勾明全有着截然不同,属于那种见人自然熟。不到五分钟,就和我称兄道弟;一同围坐到三个女人的旁边,抽着香烟评判起此时照样沦落成苦力的勾明全的表现。

  “老勾!麻将机四个脚脚,还有抽屉都要擦干净点。对了,还有隔断,还有靠背椅。”唐槐吆五喝六的指挥着勾明全。

  “噗”一块抹布直接飞到唐槐的脑门上。

  “有本事你来,我不干了。再说茶楼也有你们家一份,我们家那份我擦完了。”

  扔掉抹布的勾明全,缓缓走到唐槐跟前,拉开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哈哈哈,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该你了唐槐。”心疼老公的梁丽笑着帮腔。

  “唐槐,快点去帮忙,人仁义累一天了,姐夫也干了这么久了,轮到你了。你也是个男人,别给我丢人”梁小英说了句公道话。

  “我身体不是有病吗?姐夫,勾哥,帮帮忙仨。”

  “我看你是脑子有病,年纪不大,放着好好的班不上,千方百计弄个病休待在家里当懒虫。”勾明全对于唐槐偷懒的借口嗤之以鼻。

  “还是我来吧,本来也是我的工作。”休息了这么久了,我也觉得自己应该干点事情了,毕竟人出钱就是招聘我来干活的。

  “仁义,我来帮你吧!我也想锻炼锻炼,晚上好让四爸请我吃大餐。”唐芙蓉的善意相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没问题,还是幺女心疼四爸!不像某些人,哼。今天晚上我请幺女和仁义吃大餐,其他人莫得份。”有人代劳,唐槐求之不得,乐的清闲。

  美色当前,佳人陪伴。干起活来的我格外卖力。不一会的功夫,我和唐芙蓉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干净利落。

  晚上的大餐确实让我大快朵颐,当然所有人都在,不请某些人只是唐槐调侃勾明全的微笑话。

  人均消费两百左右的火锅,放在今时今日应该也算够档次了吧,更别说国酒茅台才两三百一瓶的2001年。

  餐桌上,茶楼总经理梁丽同志做了简短、充满激情的发言。代表茶楼热烈欢迎了新员工陈仁义到来,也对大家今天的工作予以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对茶楼的未来做了展望。

  餐会在出资人唐槐的一句“毛肚烫熟了”后正式开始。所有与会人员争先恐后,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了水深火热的解决温饱工作中。

  如果说唐芙蓉的酒量就让我震惊的合不拢嘴的话,那么从饭桌上众人的谈论中得知到唐槐的光荣史和神奇经历更是让我觉得犹如天方夜谭。

  唐槐同样来自成都郊外的一个小乡村,童年时代正值******频发的岁月。由于兄弟姐妹众多所导致吃不饱,穿不暖的遭遇让小唐槐很早就想到了自力更生。

  跌跌撞撞长大成人的唐槐实在无法忍受家庭的贫困,瞒着父母偷偷地加入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藏务工人员的行列。

  在经过几年餐厅帮厨后,学得一身精湛厨艺并荣升为某小餐馆主厨的唐槐,因缘际会受到了某位微服出巡到店就餐的大人物的赏识,特招到了大人物所在单位的食堂。

  九十年代初,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了十几年后,善于钻营唐槐受到了全机关上下的一致好评。成功的由聘用人员转为正式编制内的国家公务员,负责管理食堂。

  成为公务员的唐槐经人介绍和梁小英结婚以后,女儿的出生让唐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常年的劳作也使他向往安逸的生活。

  多方打点,在运用各种关系活动一年后,唐槐成了单位的病退职工。

  病退的唐槐依旧有着敏感的商业嗅觉,主动提出以不拿单位补贴,不降低用餐标准,并且每年给单位上缴一万元承包费的优厚条件承包职工食堂;单位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赋予唐槐十年的食堂自有菜地使用权。

  很快就与唐槐签订了合同的单位领导,显然低估了那块面积不到两亩的荒地所蕴含着的巨大商业价值。

  当投资不到十万建立起来的四十几间出租屋,被唐槐以每个月220元一间的价格租赁一空的时候,所有人才意识到商机竟是如此的如影随形。其实生活处处有商机,普通人只是缺乏发现商机的眼光。

  受到唐槐的启发,不甘心人生就在福利印刷厂领导岗位上终结的梁丽女士也打算投身商海弄潮一番,在经过与丈夫勾明全商议后;拉着已经成为收租婆的梁小英合伙开起了这间姐妹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