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
作者:游园梦      更新:2020-05-04 17:40      字数:7160
  “陛下,姬大都督和袁统领求见。”

  “让他们进来。”

  “诺。”魏斯示意众內侍都散去退下,只留姬发,姬烈,袁朗和自己在寝宫内。

  “陛下,辽东兵败,羯族攻占奉天,此次看样子是准备不走了,请下旨征北军出兵平乱,收复失地。另,臣弟恳请陛下下旨,臣弟愿率军五万出兵助辽。”大都督姬烈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眼眸里透出浓烈的战意,恨不得现在马上整军出征。

  “臣附议。”

  发声的是听风阁统领袁朗,这位袁大统领是个神秘人物,听说早年间做过游侠,在江湖上颇有地位,黑白两道,三教九流都要给份面子。偏偏不同于一般的江湖豪杰,草莽气浓郁,袁统领平日里爱穿白衣,一副士子打扮,加之生得高大英俊,生性风流,更是中都有名的花间老手,全无印象中特务头子的凶狠阴暗。

  “老袁,你那里有什么辽东的消息?”姬发满脸期待的看向袁朗。

  “陛下,据辽东传回的消息,奉天城破后,羯族酋首奴儿干汉下令四处出击,目前辽东大部均已沦陷,其子西格尔泰率主力兵锋已达宁远,辽东兵备道王经,宁远守将何刚坚壁清野,阻敌待援。”

  “还有呢?”姬发继续问到

  “陛下,辽王生死不明,臣已派人前往探查。”

  “还有呢?”天子的语气似乎有些沉重,袁朗感到身上似有泰山压顶。

  “陛下,这......”他看了一眼魏斯和姬烈,想单独报告接下来的信息。

  “魏斯和琅琊王都不是外人,说。”

  “诺”袁朗应到“臣的内线传来消息,征北大将军府于初一得到消息后,快马派出两路人马,一路上报朝廷,一路去了太师府,太师府得到消息后除了向征北派了一封信,王太师现在正在骠骑将军府,征北军上下已经开始整军备武,准备开拔,王勋已经离开北平前往前线。朝中诸众臣也各有反应,相信一会遍会请求觐见。另外,陛下,此次兵败,有证据表明有内情。”

  说完这些,袁朗头上冒了不少冷汗,二皇子一党与此次兵败有关一事,暂时没有不上报,毕竟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反了!”姬发龙颜大怒,气的甩掉手上的奏折“给我查,袁朗,朕要你把这些奸邪之人全给我查出来!”

  “诺!”袁朗领了命,快步出了寝宫,着手布置去了。

  “陛下,臣弟也觉得此次兵败不对,如今征北军即将出发,后方空虚,臣弟再请发兵七万,此次兵败,征北军上下必然也有关联,不可再让细作羯賊得手一次。”

  姬烈听着袁朗的报告,听的是胆战心惊,深感此次事件不简单,他觉得他有必要去一次北方,替皇家清理一下征北军上下。

  “准,皇兄,你一定安排好中都守备事宜,朕感觉此次不简单,我原本不想让你出征,可挺早袁朗的报告,看来也只有你能力挽狂澜了。”姬发有些疲惫的看着姬烈,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陛下放心,臣必不辱命。”

  .........

  “兄长,何事如此着急?”发问的是当朝骠骑将军王炎州。王将军是王家二当家,战功卓著,只是几年前旧疾复发,一直在中都养病,在大都督府挂职负责各地兵马的轮训之职。

  “二弟,仲平传来消息,辽东兵败,辽王生死不明,我已令他不可轻举妄动,我准备一会进宫面圣,让陛下委你统率中都兵马,拱卫皇都。”王太师见面顾不得客套,一口气说出了他的打算。

  “兄长,陛下会如你所说委我如此重任?且不说姬烈,武閔,方悦,还有张岳,曹霖,姬承,刘平。就算是他们都出征了,还有楚国公呢!陛下会这么轻易的给我们这个机会?”王炎州自然知道现在是特殊时期,能统率中都兵马,对太子上位意义非凡,可陛下也不是傻子,岂会轻易交出这兵权。

  “事在人为,不管怎么说,也要争一争!我王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哪怕赌上王家的基业,也要助太子登基。”王靖拿出王家族长的气魄,决心把整个王家压在太子身上,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王靖感觉又回到年轻时激情飞扬指点江山的时候,充满了干劲。

  ........

  东宫

  “殿下!辽东兵败,辽王生死不明,宫中传来消息,陛下气急攻心,恐过不了三日了,殿下应早做准备。”

  “呵,辽东兵败,父皇病危,二弟啊,兄弟一场,这是你逼我的!”

  .........

  大明宫,政事堂

  “楚国公,你有何应对之策?”

  发话的是尚书令朱骥,朱老爷子位列朝臣第一,五朝元老,身上还有武安伯的爵位,文武双全,国士无双,还领着武英殿大学士的头衔,大唐立国以来,唯一一位连中三元的人,士林魁首当之无愧。不仅如此,还是当今陛下潜邸时四大讲师之一,要说现在朝廷里还有谁能同时压制住两班文武,只有这位活着的传奇了。

  “我的意见是征北军即刻出兵,趁羯族立足未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光复辽东。”

  楚国公张扬,是当朝皇后的生父,国丈,入仕后一直在边地任职,后调回主持兵部,曾领兵出征,平定安南叛乱,也是一位上马打仗,下马治国的国之干才。

  “可是征北军不仅要防备羯族,还有鞑靼,蒙哥汗这几年试探的频率越来越多,说不准会借此机会偷袭宣大。”黄门侍郎韦銘提出了不同意见。

  “老夫自然知晓,中都还有20万禁军可调动,再加上来京军训班值的各地驻军,共有三十余万。可令一上将领兵十万支援北疆,另一上将将五万骑军对鞑靼各部落分散袭捞,使草原部落顾此失彼,北疆危局可解。”张扬慢悠悠的说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那敢问楚国公,不知可有人选?”

  王靖突然发声,双目如炬盯着坐在面前的张扬。

  “呵,自然,我已得到风声,陛下已命琅琊王大都督姬烈领兵七万支援北疆,琅琊王文韬武略奋武过人,再好不过。”张扬依旧一副悠闲的样子。

  “那另一路主将呢?”王靖继续问到。

  “镇军大将军,张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