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
作者:非天夜翔      更新:2021-02-26 21:41      字数:2485
  觉内心愧疚,是以借前朝之事向许凌云道歉。

  许凌云也不道破,顺着话头道:“说了又能如何呢?人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人了。张慕的感情在担任御前侍卫时便已暗生,却从未宣诸于人。直到那天护着成祖逃出京师,他才在一团迷雾中得到了一个倾慕的机会。”

  李效淡淡道:“但最后成祖还是想起来了。”

  许凌云道:“成祖忘却前尘时,张慕找到了自己的心意,成祖记起前事时,张慕又迷失了自己。本来得不到的东西,他得到了,而后又失去了,换了陛下,陛下会如何做?”

  李效想了会:“他忘了自己还是个侍卫。”

  许凌云苦笑,点头道:“无论他做过什么,地位有多重要,归根结底,最后也仅仅是个侍卫。他曾经一度忘了这点,执着地想要更多,陷在一团乱麻里出不来……”

  李效说:“若是孤,便该回去当个侍卫,一切照旧。”

  许凌云道:“他不懂,所以是个性情中人。”

  李效将布浸入水里,许凌云转过身,注视李效的双眼,说:“臣也倾慕你,陛下。”

  李效与许凌云视线一触,便即低下头去,专心地涤荡那块布。

  过了许久,李效开口道:“你也不懂。”

  许凌云:“我曾经懂,后来不懂,现陛下这么问,我又懂了。”

  李效沉默,抬眼时将手按在许凌云的肩上,把他轻轻揽在自己的身前。许凌云把唇贴了上来,吻着李效的唇。

  李效任他吻了片刻,抬手不自然地把他推开,脸颊带着尴尬的红晕,手指一抹嘴唇,说:“孤……不喜男欢一道,许爱卿是美男子,来日当有良人。一番心意,只得辜负了。”

  许凌云笑了笑,说:“臣明白。不过是讨个奖赏,臣懂的,陛下请不必放在心上,臣会自寻出路。”

  李效如释重负,说:“上去罢。”

  许凌云去取了数日前侍卫们洗过的干净单衣过来,给李效换上,又伺候他穿上外袍。跟在李效身后回到宿营地。

  君臣二人神色如常,翌日清早拔营起行,入玉璧关。

  东疆参知万万没想到失踪了近月的天子会出现在玉璧关内,登时犹如五雷轰顶,忙备车派人将李效送回京师。

  唐思最终成功地摆脱了追兵,御林军折损近两千人,余下死士护送唐思归京。

  玉璧关与泣血泉外,东疆一带集结了近五万匈奴军,不宣而战。

  是年冬,京师山雨欲来,李效的麻烦这才开始。

  47、斩首令

  京师,太和殿。

  “简直是岂有此理!”太后动了真怒:“陛下!你将满朝文武置于何地!将天下百姓置于何地!”

  “你将大虞列祖列宗置于何地!你有没有半分当皇帝的样子!”太后怒火攻心,狠狠大骂道。

  太后怒到极致,将茶盏劈头盖脑朝李效掷去,哗啦一声茶水淋了李效满头。

  李效不敢顶嘴,只得苦笑。

  秋猎一事朝臣们是极力阻止的,李效偷溜出宫,将御林军两千人的生命留在了塞外,边关告急,八百里血战,简直是自作自受,李效连分辨的理由都找不到,只好乖乖站着挨骂。

  “唐思列代将门!独一男丁,险些就死在枫关外!若有个好歹,你让我怎么向唐家交代!”

  “林阁老的折子你束诸高阁,不管不问,还令鹰奴将礼部侍郎亭海生一齐带出塞外!”

  “你大婚后不到一个月,就将皇后扔在宫里,自出去逍遥快活,眼里有我这亲娘有没有!你将皇后当做了什么!”

  “简直是昏君!”太后怒吼道。

  李效被骂得不住哆嗦,千错万错都是他的错,只希望别再连累其余人了。

  李效出外时太后只得启驾临朝听政,后宫老嫔妃们交头接耳,令太后简直羞愤得无地容身,坊间更有人私议废帝另立一事,幸亏李效全然不知。

  太后骂完还不住疾喘,李效只得暂时告退,回延和殿准备上朝处理政务。

  林婉一脸苍白,迎出殿外:“陛下可算是回来了。”

  李效道:“对不住了,一时贪玩。皇后没生病罢。”

  林婉惊魂未定:“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李效入内换过朝服,林婉在屏风外坐着,不住念叨,显是惊得太甚,李效听得心生愧疚,问:“孤向你保证,再也不私自出宫去了。”

  林婉咽了下唾沫点头,李效又问:“朝中有何消息没有?”

  林婉道:“这一个月里都是母后临朝,母后对陛下去了哪里只字不提,只说陛下龙体欠安,在后宫调养。”

  李效蹙眉,想起受匈奴大军围攻一事,这事现在还没捅开,到底是谁泄露出去的风声?

  林婉又道:“唐思将军刚到城外,兵马就被母后接手了,吩咐所有人不得声张,牺牲的将士们也未曾将名字报去兵部,只说派去东海办事了。”

  李效暗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林婉说:“北疆参知黄老的信差都是直接送进内阁,交付林大人,再由林大人带进宫内呈给太后的。听说匈奴人还派出了使节,朝中一团乱,陛下又不在,只得让他们先在京城里呆着,不敢宣上朝来。”

  李效道:“谁接待的?”

  林婉也不知道,夫妻二人随口闲聊了几句,李效又道:“你好好歇着,别再担忧了,孤去将朝中事务解决了就回来。”

  林婉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李效道:“怎么?”

  林婉抿着唇,李效看了她一会,道:“有话就说。”

  林婉一副忐忑模样,片刻后道:“鹰奴,唐将军与亭大人都没事罢。母后年事已高,又急怒攻心,说话难重了些,请陛下从长计议……”

  李效是太后带大的,怎会不知母亲脾气?当即点头道:“都活着回来了,孤知道的,这事以后再说。”

  林婉还有话想说,却不敢说了,将李效送出宫外,李效径前去上朝。

  金锣响,天子登殿,言官们准备了洋洋洒洒数万字的奏折正要开骂,李效坐上龙椅便道:“孤罢朝一月,先给众位爱卿陪个不是了,骂人的话押后再议,先将边疆军情说说。谁在办这事?”

  边疆军情告急,龙案前铺着地图,数封折子呈上,林懿将边疆军情一一道来,又有东疆来使,先前李效归京时取道玉璧关,更听了东疆参知不少军情,当即开始着手兵员调动。

  “匈奴来使呢?”李效道:“散朝,边疆参知政事军情副使与林阁老,兵部尚书随孤来,还有事参详。”

  当天李效详细询问此战发起原因,时间以及匈奴兵力,与数人在御书房内详细说了一下午,连午饭也顾不上吃,直到傍晚时分,林懿年逾花甲,也有些吃不消了,李效才打发朝臣们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