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周仓称王(2)
作者:沐散人      更新:2019-11-10 01:46      字数:6178
  “拜见家主。听闻家主身体欠安,不知是否康复。”十一月初九,周冲风尘仆仆来到济南。

  “起来吧。”周仓把周冲拉起来,“马上就要奔五十的人了,以后就不要行大礼了。偶然染病,没什么大碍。上次去冀州时间匆忙,没来得及见你,但元直和元霸都已告诉我,做的甚好!你先说说并州情况。”

  “杨刺史到任后,查访民情,鼓励农耕,人心稳定,又从辽东迁来万户,并州现有汉民四十万人。儁乂将军驻守长治,元霸驻守雁门,南北呼应,稳如泰山。刘豹在八月夺取弹汗山,至九月,前后两次共迁匈奴十万人出塞,滞留在并州的仍有近三十万人。刘立已探得煤矿,约有三万匈奴人被发去挖煤,由文老将军监护。正想请示家主,该如何处置。”

  匈奴人还是太多,几乎与汉人数量相持平。周仓想了想,把伍纲叫来,“给文稷传令,再给刘豹送去二十万人,剩余十万全部去挖煤。”

  伍纲愣一下:“匈奴人骁勇,何不选其强壮者充入军中?”

  周仓直摇头:“匈奴人反复,如不能为用反受其害。再则,即便其愿意用命,又如何奖赏?刘豹不灭,匈奴人不汉化,不可用。”

  伍纲点头称是,前去传令。周仓又对周冲说道:“这次叫你来,是有一件大事。你即刻抽调精干人,渗透入许都、陈留潜伏下来,如有可能亦可潜入宫中,密切关注曹操与天子动向。”

  “家主是担心宫中有变?”经历过雒阳之变,周冲立马反应过来。

  “这次不是让你盯着玉玺,而是当今天子。一旦有变,要想尽办法把天子和皇后带回济南。此事绝密,你要好好筹划一番。”

  “周冲明白。”周冲躬身而退。

  经过前段时间考虑,周仓再次改组管理架构,成立自己的中央集权。设置五院,把军、政、司法、立法、督查分立。其他机构,诸如商会、银行、钱庄等作为补充,之所以没有纳入体系中,周仓是准备下一步转为民营。五院:

  行政院,主政务。首领大臣,荀谌。下设:吏政司、民政司、财税司、鸿胪司、经济司、文教司、宣教司、刑律司、基建司。

  军政院:主军事。设参谋司、兵马司、军法司、后勤司。首领大臣,徐庶。

  法院:主司法和审判。设民法司、刑法司。首领大臣,陈矫。

  议院:参与议政,审议律法。首领大臣,陈应。

  监察院:主官员监督、考评。首领大臣,甘池。

  锦衣卫:主内部安全、外部情报。下设密谍司、安全司、刺奸司。指挥使,周冲。

  为了提高效率,在各机构之上设立枢密院,研究重大决策、人事调整、用兵韬略及调遣兵将。枢密院,由周仓亲管,成员包括:荀谌、徐庶、周冲、伍纲、端木凌。

  设立品阶制,最高为正一品,最低十二品,六品及以上分正、从,共十八个品阶。品阶设定俸禄,兼职的可得双俸禄。年老体弱致仕者,俸禄降三级发放直至亡故。每年考评为优者,加俸半成,三年为优者进一级。有过者罚奉,每年考评差者,降一级,三年为差者罢黜。

  行政院首领大臣为正二品,其他各院首领大臣为从二品;各院副首领大臣,较本院首领大臣降一级。各司主事为正四品,司之下所设处为五品。各州刺史为正三品,别驾为正四品,从事为正五品,各曹为正六品。各郡太守为从四品,从事为正六品,各曹为七品。各县县令为七品,各房为九品。乡镇为十品,村为十二品。

  六军都督为从二品,各营主将为从三品,哨长为五品,标长为七品,伍长为十一品。

  荀谌的冀州刺史由糜芳接任,孟建出任青州刺史,石韬出任台州刺史。袁买、国渊、杨锐、王修、周喜、崔钧仍分别任幽州、平州、并州、济州、瀛州、徐州刺史。撤销北庭都护府,设立建州,羊秘出任刺史,臧霸改任征辽将军,孙观任靖边将军。东庭都护府也撤掉,副都护杜袭任济州别驾。

  册封周信为世子,世子不设府不设幕僚,只设亲卫,亲卫统领吕奉先,只是这两个人还远在辽东。

  伴随各项政令,是周仓对各部门职能划分,没有划分清楚的由枢密院暂领,再划归相应的部门。更多人对周仓的安排拍手称绝,但仍有很对人颇有不解。

  例如,最为重要的各部之首礼部为何不设司?反而要设出经济司。周仓给出的解释是,礼部职能分别由吏政司、文教司、宣教司和监察院承接,没必要单设。而经济司主抓农工商渔牧猎和金融,对将来的发展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再例如,周仓称王,其他文武只有官位而无爵位,是否妥当?周仓给出的解释是,自己称王也是权宜之计,将来统一天下,汉室振兴之时,由天子按照五爵赏赐爵位。

  又有人提出周仓该有食邑和封地,并建宗祠,甚至要求议会加以讨论。这个提议被周仓断然否则,事前自己已经说明不设封地,再次郑重说明:一,有功者可赐爵封官赏银授勋,土地为国家根本,不容用于赏赐。二,依法照章纳税是每个人的义务,无论官民皆要遵守,所收钱粮均要入库,岂能归于私人。三,为官者受国家俸禄,按位取酬按绩受奖。至于宗祠,周仓以国事未定予以搁置。

  等等问题和解答,周仓令枢密院依法成册传达到各地,又令蒋干做好宣讲。此举受到百姓们的一致拥护,周仓的声望节节攀升。

  最忙的就是各院、司和各地刺史。各院、司一方面为划分职能、制定章程费劲脑汁,另一方面为选用人才而相互争揽。行政院首领大臣荀谌就为吏政司主事的人选而挠头,吏政司主事不确定,其他各司人员选用就难以继续。

  周仓最中意的人选是杨锐,可惜杨锐刚到并州还不到一年,怎么也要在地方锻炼二三年才行,最终吏政司主事由荀谌兼任。于是荀谌与徐庶成了兼职最多的人。